第五章
宗教礼仪
章节 |
第一节 基督教礼仪 第二节 伊斯兰教礼仪 第三节 佛教礼仪 第四节 道教礼仪 |
教学 目的 要求 |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起源、区别,熟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宗教仪式和特殊禁忌,了解中国的道教。 |
教学 重点 难点 |
【重点与难点】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以及道教的宗教仪式和特殊禁忌 【重点概念】 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弥撒、伊斯兰教、天命五功、佛教、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道教、三皈五戒 |
思考 与 训练 |
(1)基督教有哪三大派别?他们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所说的基督教指的是哪一教派。 (2)伊斯兰教的“天命五功”指的是什么?它的教徒必须坚持的“六大信仰”又是什么? (3)佛教的教义和佛事仪式有哪些? (4)道教的礼节和禁忌有哪些? |
参考 书目 |
1、张利民,旅游礼仪,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 2、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导游基础知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3、吕鸿儒.辛世俊著.宗教的奥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
下一章预习内容要求 |
1、蒙古族的分布、习俗、节庆和禁忌。 2、回族的分布、习俗、节庆和禁忌。 3、维吾尔族的分布、习俗、节庆和禁忌。 4、藏族的分布、习俗、节庆和禁忌。 5、壮族的分布、习俗、节庆和禁忌。 6、台港、澳礼俗及禁忌 |
第五章 宗教礼仪
授课内容与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 |
授课方法 时间分配 |
【本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起源、区别,熟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宗教仪式和特殊禁忌,了解中国的道教。 【温故知新】 培养良好礼貌用语习惯的途径有哪些? 【课前导言】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无争” 【请进礼堂】 在一次印度官方代表团前来我国某城市进行友好访问时,为了表示我方的诚意,有关方面做了积极的准备,就连印度代表团下榻的饭店里,也专门换上了、舒适的牛皮沙发。可是,在我方的外事官员事先进行例行检查时,这些崭新的牛皮沙发却被责令立即撤换掉。原来,印度人大多信仰印度教,而印度教是敬牛、爱牛、奉牛为神的,因此,无论如何都不应当请印度人坐牛皮沙发。这个事例表明,旅游服务人员是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宗教礼仪。 【礼仪世界】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反映。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社会形态和政权形式的演变,宗教也逐步由拜物教、多神教发展到一神教;由自然宗教发展到人为宗教;由氏族图腾崇拜发展到氏族宗教,最后又出现了世界性宗教。可以说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与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第一节 基督教礼仪 基督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总称。基督教势力遍布全世界,信徒有十亿之多,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第一大教。“基督”,源自希腊文,其意为“救世主”,是基督教对其创立者耶稣的专称。 一、基督教起源 二、基督教的教义 三、基督教的三大教派 四、基督教礼仪 (一)称谓 (二)宗教仪式 基督教三大教派的宗教仪式不尽相同,天主教和东正教尤其注重宗教仪式,主要表现为7件圣事,这7件圣事如下: (1) 洗礼
(2)坚振
(3)告解 (4)圣体
(5)婚配
(6)神品 (7)终傅
(三)主要节日 1、圣诞节 2、复活节 3、圣灵降临节 五、基督教禁忌 (一)交往禁忌 (二)行为禁忌 (三)饮食禁忌 (四)特殊禁忌 (五)国别禁忌 第二节 伊斯兰教礼仪 一、伊斯兰教起源 二、伊斯兰教教义 (1)信安拉。即信仰安拉(真主)是创造和主宰万物的惟一之神。 (2)信使者。穆罕默德是安拉派来的使者,负责传达神意,拯救世人。 (3)信天使。天使是安拉的差役,各司其职。 (4)信经典。安拉降示的《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根本的经典。 (5)信前定。人的一生命运以及世上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确定好的。 (6)信后世。人死后,其灵魂不死,通过末日审判,或入天国,或下地狱。 2、伊斯兰教的基本实践 伊斯兰教教义中还规定了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项功修”,简称“五功”,即念、礼、斋、课、朝。 (1)念功,即念“清真言”。心念或口念:“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2)礼功,即一日五次礼拜。每天在晨、晌、晡、昏、宵五个时辰面向麦加方向做礼拜五次。 (3)斋功,即斋戒。每年伊历9月斋戒一个月,每天从日出到日落穆斯林们不进食,禁止娱乐活动。 (4)课功,即施舍。穆斯林要根据自己的收入、财产缴纳定量课税,以救助穷人。我国穆斯林均为自愿捐奉。 (5)朝功,即朝觐。穆斯林凡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者,一生中至少应去麦加朝觐一次。 三、伊斯兰教礼仪 伊斯兰教礼仪 (一)称谓 (二)“五功” (1)
念功 (2)拜功
(3)斋功 (4)课功 (5)朝功
(三)葬礼 (四)主要节日 1、开斋节 2、古尔邦节(宰牲节) 3、圣纪节 四、伊斯兰教禁忌 (一)信仰禁忌 (二)饮食禁忌 (三)服饰禁忌 (四)行为禁忌 (五)婚俗禁忌 (六)特殊禁忌 第三节 佛教礼仪 一、佛教的起源 二、佛教的教义 (一)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又四个部分,即: (1)“四谛”,“ (2)“八正道”, (3)“十二因缘”
(4)“三法印”,佛 (二)经典 (三)标记 (四)供奉对象 (五)佛寺音乐 三、佛教的礼仪 (一)称谓 (二)僧尼戒规 1.过午不食 2.不吃荤腥 3.不喝酒 4、着杂色衣 (三)佛事仪式 1、合十 2、顶礼 3、南无 4、朝山 5、受戒 (1)三皈五戒。 (2)十戒。 (3)具足戒。 (4)朝山。 (5)功课。 (6)忏悔。 (四)葬仪。 (五)宴会安排。 四、佛教的禁忌 1、交往禁忌 2、行为禁忌 3、祭拜禁忌 4、特殊禁忌 5、国别禁忌 第四节 道教礼仪 一、
道规 二、
道教礼仪 三、
道教禁忌
【观看影像】略 【情景演练】见剧本 【本章小结】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本章对于他们的起源、教义、派别、宗教仪式、基本功能、礼仪禁忌做了详尽的介绍。本章也对道教的教规、宗教仪式和禁忌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将使我们对宗教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思考自测】略 |
每一节课 提问 3分钟 说明 2分钟 详细 讲授 20分钟 讨论 略讲 10分 影像 15分 随题 【阅读资料】 世界宗教的主要特征 第一,世界宗教所树立的神圣崇拜对象,都冲破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能够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安拉,佛教的佛是不分民族而保佑一切生灵的神。他们被尊为整个宇宙的唯一的神,而不是某个民族、某个地区的神,所以就可能被所有民族所接受。这样的神不会因为一个民族的衰亡而衰亡。 第二,在宗教礼仪上,世界宗教比各种地区性的民族宗教也有显著的进步。首先,它们的宗教礼仪简单易行,可以为许多不同民族的人所实行;其次,它们在礼仪上更带有文明的色彩,抛弃了自我残害、人祭等野蛮、疯狂的形式,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第三,世界三大宗教不但具有庞大的宗教组织机构,还有一套严密的教阶制度。这对于巩固和发展宗教势力起到了组织上的保证作用。 (资料来源:罗竹风等编,《宗教通史简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典型案例】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女排三连冠。一家对外的画报用女排姑娘的照片作封面,照片上的女排姑娘都穿着运动短裤。阿拉伯文版也用了,结果有些阿拉伯国家不许进口。 (资料来源:李洪亮:《新民晚报》1996年11月2日) 【分析提示】伊斯兰教认为,男子从肚脐至膝盖,妇女从头至脚都是羞体,外人禁止观看别人羞体,违者犯禁。因此,穆斯林妇女除了穿不露羞体的衣服外,还必须带盖头和面纱,这项规定至今在有些穆斯林国家(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等)仍然施行。 佛寺音乐――佛曲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也有其艺术表现形式。人们又是进入寺庙,能听见梵曲或佛曲,能看见佛像雕像,这就是佛教艺术中的音乐、绘画和雕塑。 佛曲石佛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歌咏的曲调。我国汉族地区佛曲的发展是由梵呗开始的。梵呗就是模仿印度的曲调创为新声,用汉语来唱歌。隋代由于与西域交通的发展,西域的佛教音乐也随之传入中原。 陈旸所撰《乐书》卷159有“胡曲调”,其中记录唐代乐府曲调有:《普光佛曲》、《弥勒佛曲》、《日光名佛曲》、《释迦牟尼佛曲》、《阿弥陀佛曲》、《观音佛曲》,共有26曲。自从元朝南北曲盛行之后,佛区的歌赞也全采用南北曲调。现在通行的佛教音乐中所用的南北曲调近200曲。一般用六句赞,曲调是“华严会”。 资料来源:姜岩、晓怡:《名刹文化》,1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阅读资料】 玉皇大帝的诞辰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玉皇大帝是统辖一切天神的神仙。据道教经典《商上玉皇本行集经》说,玉帝是元始天尊所生并让太上老君送到人间去的,他在丙午年正月初九时诞生于王宫,当上了太子,但他舍弃了王位,历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又经过一亿劫,才修成玉皇大帝。把如来佛和玉皇大帝扯在一起,又把玉皇大帝视作道教元祖元始天尊的后代,这显然是佛道之争中道教徒为了战胜佛教徒而编造出来的。但普通民众并不理会这些,对这位传说中总领宇宙的主宰之君总要顶礼膜拜的。因而每到这一天道观中的玉皇殿分外热闹,各地道观都要举行神仙大会。 (资料来源
张晓敏:《道教十日谈》,1版,187页,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典型案例】 粗心触犯了客人禁忌 某饭店中餐会厅,饭店总经理宴请西藏一位高僧。中午11点,一群人簇拥着西藏高僧步入厅堂,两名服务员上前迎接,引领客人入席,并麻利地做好了餐前服务工作。点菜是预订好的,按照程序依次上菜,一切服务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食之过半,宾客要求上主食,三鲜水饺很快端上了桌面。在大家的建议下,高僧用筷子夹起一个水饺放入口中品尝,很快就吐了出来,面色仍旧温和地问:“这是什么馅的?”服务员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心里说坏了!事先忘了确认是否是素食。三鲜水饺虽是清真,但仍有虾仁等原料,高僧是不能食用的。忙向高僧道歉:“实在对不起,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马上给您换一盘素食水饺。” 服务员马上通知厨房上一盘素食的三鲜水饺。由于是VIP(重要客人)客人,部门经理也赶来道歉。高僧说:“没关系,不知者不为怪。”这次失误虽然很严重,但由于高僧的宽容大度,最终得以顺利解决,但留给服务员的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评析]第一,信仰佛教的人和僧侣,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素食是供佛教徒、道教徒及忌荤腥者食用的,是以豆制品、蔬菜、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做成的。而清真菜多以牛羊肉和蔬菜等为主要原料,烹制成各种适合伊斯兰教的饮食习惯的菜肴。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第二,由于服务员工作粗心,忽略了“素食”与“清真”的不同,以致为高僧上有荤腥原料的食品,触犯了客人禁忌,是严重的失礼。这么严重的失误发生在VIP客人的接待中,是个沉痛的教训。 第三,通过本案例,使我们认识到,服务员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准确掌握客人的禁忌,不论工作多么繁忙,都要细心地检查每一个环节,认真接待好每一位客人,以避免触犯宾客的忌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资料来源:张永宁编,《饭店服务教学案例》,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