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试题库

2009年修订)

 

  

本试题库共设六种题型:速测题、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情景题。

1.速测题以填空的形式,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既可以选择部分试题作为填空题在期末测试中使用(可选择带“*”号的题),又可以作为速测题,分为2-3次测试,以取代期末书面考试。

2. 情景题是紧密联系管理实际进行分析、决策、计算或操作的一种题型,即设定某种管理情景,然后由学生运用管理原理或工具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情景题要求联系实际说明管理有关知识,不是单纯回答知识要点的简答题。评分标准是:知识要点回答与联系实际分析或说明各占一半的分数。

3.填空题(速测题中带“*”号的题)、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情景题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站上提供学生自测和教师自动组卷系统。

 

一、速测题(填空题)

 

1章 管理系统

*1.1管理的必然性。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

1.2管理定义的多种表述:⑴强调管理的作业过程,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⑵强调管理的核心环节,认为管理就是 决策 。⑶强调对人的管理,认为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把事办妥。⑷强调管理者的个人作用,认为管理就是 领导 。⑸强调管理的本质,认为管理就是 协调

*1.3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通过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协调以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1.5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⑴管理是对客观规律的抽象反映——管理是科学;⑵管理是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创造性活动——管理是艺术。

*1.6管理系统的构成:⑴管理目标;⑵管理主体;⑶管理对象;⑷管理机制与方法;⑸管理环境

1.7管理的基本职能有:⑴组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的工作过程。⑵控制;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工作。⑶计划: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工作。⑷领导;管理者指挥、激励下属,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不是按照常规顺序排列的)

高层管理者更侧重计划职能;中基层管理者更侧重领导职能。

*1.9管理者的分类:⑴按管理层次,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⑵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可分为综合管理者职能管理者;⑶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可分为直线管理人员参谋管理人员

*1.10管理者的素质包括基本素质和管理技能。⑴基本素质:政治与文化素质基本业务素质身心素质。⑵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人际技能: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概念技能:指管理在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行政技能:这是指管理者提高权威,组织资源,协调活动的一种行政性能力。

不同层次管理者对管理技能需要的差异性:高层管理者尤其需要概念技能;而基层管理者更重视技术技能。

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是创新

*1.11管理对象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及其构成要素职能活动。组织的资源与要素包括:⑴人员;⑵资金;⑶物质设备;⑷时间;⑸信息

*1.12管理环境的分类: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一般环境任务环境。

1.13管理与环境的关系:⑴对应关系;⑵交换关系;⑶影响关系。

环境管理:⑴了解与认识环境。⑵分析与评估环境。⑶能动地适应环境。

1.14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管理机制的构成:⑴管理机制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以管理结构为基础和载体;⑵管理机制在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⑶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1.15动力机制是指管理系统动力的产生与作用的机制。由以下三方面构成:利益驱动政令推动社会心理推动

1.16约束机制是指对管理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包括权力约束、利益约束、责任约束、社会心理约束

*管理方法主要包括: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社会学心理学方法。

 

2章 管理思想

2.1泰罗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⑴ 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⑵ 工时研究与标准化;⑶ 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⑷ 差别计件工资制;⑸ 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⑹ 实行“例外原则”;⑺ 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

2.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其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为:⑴ 重点研究企业全面经营管理问题;⑵ 企业的经营活动;⑶ 管理的基本职能;⑷ 管理的一般原则;⑸ 管理者的素质与训练

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其主要贡献有:梅奥认为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

*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⑴进入50年代以后,管理理论出现了一种分散化的趋势:“热带丛林”,形成了诸多的学派。⑵进入60年代后,管理理论的研究又出现一种集中化的趋势,先后提出系统管理理论和权变管理理论。⑶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管理出现一些全新的发展趋势:非理性主义倾向与企业文化战略管理思想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

*2.3现代管理学派包括:⑴管理科学学派(利用计算机与数学工具,进行量化决策;⑵管理过程学派或称管理程序学派(主要研究管理者的管理过程及其功能);⑶经验学派(关注的是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⑷行为科学学派(研究人类行为产生、发展、变化规律);⑸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⑶系统管理学派(力求对所有管理理论兼容并蓄);⑷ 权变理论学派(依据环境变化灵活管理)。

*2.4最新管理主要有以下理论:⑴非理性主义倾向与企业文化(强调管理中的“软”因素);⑶战略管理理论(谋求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⑵组织再造理论(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运营方式);⑷学习型组织理论(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

*2.9组织文化的结构:⑴物质(行为)文化层(表层);⑵ 制度文化层(中间层),其中又包括硬(显)制度软(隐)制度两种类型;⑶ 精神文化层(核心层)。

*2.10组织文化的功能有:⑴导向功能;⑵ 凝聚功能;⑶ 激励功能;⑷ 约束功能;⑸ 辐射功能。

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精神文化建设;⑵制度文化建设;⑶物质(行为)文化建设。

*组织文化建设的阶段:⑴识别与规划阶段;⑵培育与强化阶段;⑶确立与巩固阶段;⑷变革与发展阶段。

*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正面灌输法、规范法、激励法、示范法、感染法、暗示法、实践法。

 

3章 计划职能

*通过外部环境的分析,主要是要找出企业经营的机会,发现威胁;通过内部环境的分析,要找出优势,发现劣势

*产业环境的分析模型——五力分析法中的五种竞争力:⑴新加入者的威胁;⑵替代品的接近程度;⑶购买者的议价能力;⑷供应商的议价能力;⑸现有企业的竞争

*分析企业的内部经营环境的基本内容:⑴分析经营的各种营运范畴;⑵分析企业制度与组织结构;⑶分析企业的文化因素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模型与方法——价值链分析。价值链是由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领域与环节构成的,主要包括两类:⑴基本活动;⑵支援活动。

*建立竞争优势的基础。⑴质量;⑵效率;⑶创新;⑷顾客

*建立竞争优势的策略。⑴成本领先策略;⑵产品差异化策略;⑶专一化策略。

分析与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程序:第一阶段:发现问题。⑴明确标准;⑵建立高效的环境扫瞄系统;⑶确定是否出现差异;⑷对问题进行客观、全面、准确描述。第二阶段:界定问题。⑴确定管理问题的性质与程度;⑵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与深层根源;第三阶段:解决问题。⑴确定解决问题的工作目标;⑵激发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创意;⑶制定解决问题可行方案。⑷将方案付诸实施,并进行跟踪控制。

3.2创造力的来源:⑴ 创新精神;⑶ 知识 经验 技能;⑷ 创造方法;⑸勤奋工作。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有:⑴ 激励;⑵ 环境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⑴发散型思维。⑵收束型思维。⑶灵感思维。

3.3创造性思维。循规思维是指严格遵循逻辑规律的思维;越轨思维是指突破逻辑思维规律的一种特殊思维。创新思维本质上是一种越轨思维。

3.4管理中的创造技法有:⑴寻异;⑵综合;⑶分解;⑷折中;⑸换元;⑹重组;⑺移植;⑻逆寻

*3.9决策的类型:按自然状态的确定程度,决策可以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

*3.10决策的程序是:⑴ 调查与分析;⑵ 设计备选方案;⑶ 选择决策方案;⑷ 审查与反馈

定性决策方法:⑴头脑风暴法;⑵认知冲突法;⑶征询法;⑷电子头脑风暴法 。

3.11平衡分析模型(要求会计算)

盈亏平衡点产(销)量(Q=C/(P-V),目标利润产(销)量(Q=(C+B)/(P-V)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R)=C/(1-V/P),目标利润销售额(R=(C+B)/(1-V/P)

3.13决策树法(要求会计算)。借助决策树图形进行决策:⑴ 从画出决策树图形;⑵ 计算各种状态下的期望值;⑶ 选择最佳方案。

*3.14不确定型决策准则(要求会计算):⑴ 乐观法(大中取大);⑵悲观法(小中取大);⑶ 平均法(等概率法);⑷ 后悔值法(最大后悔值中取最小)

完整的目标概念应包括:⑴目标既要有目标项目,又要有达到标准。⑵目标是的统一。⑶目标是有时间维的。

目标体系:⑴组织体系纵向上的目标结构。⑵组织体系横向上的目标结构。⑶目标多元化与目标次序。

制定目标的原则:⑴明确性原则。⑵先进合理原则。⑶可行性原则。⑷定量化原则。

*企业三种基本计划类型:战略计划、生产经营计划和作业计划。

计划书基本框架模式主要内容结构为:⑴内外环境分析;⑵确定企业目标;⑶制定行动方案,包括活动内容、要求、途径、措施等;⑷资源配置方案

计划书的专案(问题)框架模式主要内容结构为:⑴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界定;⑵分析主客观条件,确定未来行动的目标;⑶制定对策与措施

 

4章 组织职能

4.3组织职能的基本原则:⑴ 目标任务原则;⑵ 专业分工与协作原则;⑶ 统一指挥原则;⑷ 有效管理幅度原则;⑸ 集权分权相结合原则;⑹ 权责利相结合原则;⑺ 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⑻ 制衡原则;⑼ 精简高效原则

*4.4部门划分应该遵循(1)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原则;(2)专业化原则;(3)满足社会心理需要原则。

*4.5部门划分的方法:⑴ 按人数划分部门;⑵ 按时间划分部门;⑶ 按职能划分部门;⑷ 按产品划分部门;⑸ 按区域划分部门;⑹ 按工艺过程划分部门。

4.8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有:⑴ 直线制,是指没有职能机构,从最高管理层到最基层,实行直线垂直领导,这种组织结构比较适用于小型企业;⑵ 职能制,是指设置若干职能部门,并都有权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向下级下达命令;⑶直线——职能制,是指既设置纵向的直线的指挥系统,又设置横向的职能管理系统,以前者为主体的管理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既保证组织的统一指挥,又加强了专业化管理,缺点是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关系难协调;⑷ 事业部制,是指在直线职能制框架基础上,设置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事业部,在总公司领导下,统一政策,分散经营,是一种分权化体制。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发挥事业部积极性、主动性,更好的适应市场;公司高层可以集中思考战略问题;有利于培养综合管理人员,其缺点在于存在分权带来的不足:即指挥不灵,机构重叠;对管理者要求;⑸ 矩阵制,是由按职能划分的纵向指挥系统与按产品、项目组成的横向系统结合而成的组织。优点在于纵横结合,有利于配合;人员组合富有弹性。缺点在于破坏了命令统一原则

*4.15组织制度规范的类型:⑴ 组织的基本制度;⑵ 组织的管理制度;⑶组织的技术与业务规范;⑷ 组织中个人行为规范

企业专项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⑴该项管理工作的目的、地位与意义;⑵做好该项工作的指导方针与原则;⑶开展该项管理工作的依据和采集信息的渠道;⑷该项管理工作的范围与内容;⑸管理工作的具体程序、方法与手段;⑹该项管理工作完成的时限与达到的标准;⑺该项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承担者与相关部门;⑻该项管理与其他专项管理之间的关系与联系方式等。

部门(岗位)责任制主要包括的内容:各部门或工作岗位(个人)的工作范围工作目标与标准职责与职权工作标准工作绩效奖惩等。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人力资源的取得配置利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行为。

*4.2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⑴ 人员选聘;⑵ 人员组合;⑶ 人力资源开发

4.22管理者招聘的途径有外部招聘内部提升。确定选聘途径的依据:(1)职务的性质(2)企业经营状况(3)内部人员的素质

人员分工的要领:⑴明确工作任务与目标。⑵熟悉下级的专长、不足与个性。⑶实现人与事的最佳匹配。⑷明确地向任务承担者交代所要完成的任务与条件。⑸寻求组织整体协调与绩效最大化。

*人员组合的原理:⑴人员组合最基本的原理是同素异构原理;⑵技术匹配原理;⑶社会心理相容与互补原理。

管理者培训方式:⑴轮换工作;⑵设立“助理”职位;⑶临时性晋升;⑷参加委员会工作;⑸在岗辅导;⑹外部培训

一般员工培训方式:⑴上岗培训;⑵岗位练兵;⑶集中培训;⑷脱产进修;⑸技术考核与晋级

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途径:。⑴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员工的政治权利,充分发挥其议政和参与管理的积极作用。⑵鼓励员工的首创精神,支持他们在工作中的改革与创新。⑶建立终身学习的体系,提供员工学习理论与技术的必要条件,鼓励他们技术与业务上的进步。⑷尊重员工的个性,鼓励员工健康的个性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完善。⑸满足员工的各种社会心理需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⑹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关心并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⑺要利用本组织的各种有利条件,使本组织的成员有高质量的、愉悦的社会生活,使他们成为“幸福的人”。⑻树立组织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成为自觉维护社会公德、承担社会义务的高素质的社会成员。

*人员考核的内容与结构:对员工进行考核,主要涉及个性等五个方面。

人员考核的要求:⑴考核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⑵要建立由正确的考核标准、科学的考核方法和公正的考核主体组成的考核体系。⑶要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制度化的考核。⑷要注意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

人员考核的程序:⑴制定考核计划。⑵制定考核标准,设计考核方法,培训考核人员。⑶衡量工作,收集信息。⑷分析考核信息,做出综合价。⑸考核结果的运用

人员考核的方法:⑴实测法。⑵成绩记录法。⑶书面考试法。⑷直观评估法。⑸情景模拟法。⑹民主测评法。⑺因素评分法。

奖酬的决定因素:奖酬的决定因素与设计要领:⑴工作的价值,即岗位因素。⑵员工的价值,即员工的技能因素。⑶人力市场情况。⑷社会成员的生活成本。⑸企业的支付能力。⑹国家法规

激励性奖酬体系的设计要领:⑴加大薪酬的浮动比例。⑵必须与绩效紧密挂钩。⑶突出技能工资的作用。⑷科学地确定岗位薪酬差别。⑸注重奖酬激励的长期性

*工资形式。主要的工资形式有:⑴计时工资;⑵计件工资;⑶奖励工资;⑷津贴

结构工资制度。结构工资可以由以下几种工资形式进行组合:⑴基本工资;⑵技能工资;⑶岗位工资;⑷职务工资;⑸绩效工资;⑹工龄工资;⑺津贴;⑻奖金

*奖励体系的构成要素。⑴奖励指标。⑵奖励条件。⑶奖金比例与标准。⑷受奖人范围。⑸资金来源。

*奖励方法:⑴指标分配法。⑵提成法。⑶系数法。

4.11集权与分权。集权与分权是指职权在不同管理层之间的分配与授予。决定集权与分权的关键在于所集中或分散权力的类型与大小

4.12授权的优越性表现为:⑴ 授权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⑵ 授权有利于领导者从日常事务中超脱出来,集中力量处理重要决策问题;⑶ 授权有利于激励下级;⑷ 授权有利于培养、锻炼下级

*4.13授权的原则:⑴ 依目标需要授权原则;适度授权原则; 职、责、权、利相当原则;职责绝对性原则;⑸ 有效监控原则。

 

5章 领导职能(上)

领导方式的行为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一是领导者关注的重点是什么,是工作的任务绩效,还是群体维系?进而分为任务型领导方式与关系型领导方式。二是领导者的决策方式,即下属的参与程度。由此可以划分为专制型领导方式、民主型领导方式和放任型领导方式。

*管理方格理论。以横坐标代表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以纵坐标代表领导者对的关心。各划分九个格,形成81种组合,代表各种各样的领导方式

*权变理论的公式:

有效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影响权力的因素:⑴组织;⑵管理者;⑶被管理者;⑷其他因素。

影响组织授权的主要因素有:⑴管理体制;⑵管理者占据的职位;⑶组织授予的实际决定能力

*被管理者服从与追随主要基于以下心理:⑴对正统观念的认同;⑵对利益的追逐;⑶基于恐惧心理;⑷理性信从;⑸感情因素;⑹自我实现

*管理者权力构成。主要来源于组织性权力与个人性权力两大类。具体包括九种影响力:⑴法定权。⑵奖赏权。⑶强制权。⑷资源权。⑸专长权。⑹表率权。⑺亲和权。⑻人格权。⑨统御权。

正确处理权力的自主制衡。⑴保证管理者独立地行使权力。⑵要建立必要的权力制衡体制。

科学地使用权力。⑴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⑵运用权力要同民主管理相结合,要同思想工作相结合,要同管理者身教相结合。⑶正确处理相关人员的职权关系。

酌情适度地运用奖惩。⑴重视奖惩效应;⑵奖惩分开;⑶酌情适度,恩威并重

授权的优越性:⑴授权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⑵授权有利于领导者从日常事务中超脱出来,集中力量处理重要决策问题。⑶授权有利于激励下级。⑷授权有利于培养、锻炼下级。

*授权的原则:⑴依目标需要授权原则。⑵适度授权原则。⑶职、责、权、利相当原则。⑷职责绝对性原则。⑸有效监控原则。

授权步骤:⑴下达任务。⑵授予权力。⑶监控与考核。

*影响指挥有效性的因素:⑴权威;⑵指挥内容的科学性;⑶指挥形式的适宜性;⑷指挥对象;⑸环境

口头指挥艺术:(1)内容表达要清晰、准确(2)用语简洁有力,详略得当(3)讲究语言艺术。

书面指挥艺术:(1)加强针对性。(2)规范性。(3)提高写作质量。

会议指挥要领:(1)控制会议的议题与规模、次数(2)必须做好充分的会前准备。主要包括:会议议题、程序、参加人员、相关材料与信息、时间、场所等方面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议题本身的准备。(3)科学地掌握会议。通常按照“导入——研讨——总结”的逻辑过程。(4)狠抓会议内容的落实与反馈

*⑴指示是指管理者针对某一管理问题所做出的一次性指令或要求;⑵规范是指管理者制定的用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原则、程序及办法。应尽可能多地使用规范

*提高办事效率的要领:⑴抓大事;⑵排顺序;⑶按程序;⑷讲方法

激励过程模式:激励过程就是在外界刺激变量(各种管理手段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内在变量(需要动机)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主体(被管理者)积极的行为反应(为动机所驱使的、实现目标的努力)

*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层次论认为:(1)不同层次的需要可同时并存,但只有低一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层次需要才发挥对人行为的推动作用。(2)在同一时期内同时存在的几种需要中,总有一种需要占主导、支配地位,称之为优势需要,人的行为主要受优势需要所驱使。(3)任何一种满足了的低层次需要并不因为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只是不再成为主要激励力量。

*双因素论提出两大类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因素:(1)保健因素。这属于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2)激励因素。这属于和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对工作满意是最有效的激励因素。

*期望理论公式是:

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

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主要受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种报酬包括:(1)横比(2)纵比

物质利益激励方式与手段主要包括:⑴奖酬激励。⑵关心照顾。⑶处罚

社会心理激励方式与手段主要包括⑴目标激励。⑵教育激励。⑶表扬与批评。⑷感情激励。⑸尊重激励。⑹参与激励。⑺榜样激励。⑻竞赛(竞争)激励。

工作激励方式与手段主要包括⑴工作适应性。⑵工作的意义与工作的挑战性。⑶工作的完整性。⑷工作的自主性。⑸工作扩大化。⑹工作丰富化。⑺及时获得工作成果反馈。

 

6章 领导职能(下)

*管理沟通的障碍:⑴信息的数量与质量。⑵传播信息的渠道或媒介出现问题。⑶沟通双方的认知差异。⑷利益关系。⑸情感与心理因素。⑹沟通者所持的态度。⑺管理体制与群体风气。⑻语言与表达

*有效沟通的原则:⑴明确沟通的目标。⑵了解沟通对象,增强沟通针对性。⑶具备科学的思维。⑷管制信息流。⑸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与方式方法。⑹讲究语言艺术。⑺及时地运用反馈。⑻社会与心理因素的运用。

沟通主体对沟通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出的信息是否清楚、有效;二是在沟通对象看来,沟通者及其发出的信息是否可信。这主要受以下一些因素影响:沟通主体的专业权威性、对该事物的熟悉程度、其提供信息的动机,以及与沟通对象的相互关系等。

来自沟通对象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沟通对象对信息的求、接收信息的能力,以及价值观、知识、思维特点等。

传播方式手段对传播效果的影响:⑴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传播渠道,如传播的方式、途径、时间、地点、手段等。⑵传播手段:语言传播手段的种类与特点非语言传播手段的种类与特点。⑶环境因素:空间距离时机行政距离

*成功演讲的要领:⑴演讲要适应听众的需求。⑵有较大的信息量。⑶清晰的思路与结构。⑷富有趣味,生动感人。⑸以“”取胜。

演讲内容设计:⑴服务于演讲目标。⑵信息真实可信。⑶入乡随俗,适应听众需要。⑷基本结构设计。⑸演讲稿的传统型结构,分为三大部分:开场白主体部分、总结(结尾)。⑹开头与结尾的特殊作用。

演讲方法运用:⑴演讲者形象塑造。⑵演讲语言艺术。⑶声音与体态。⑷鼓励现场互动。⑸精心营造现场氛围

倾听的技巧:⑴倾听是多重沟通的过程;⑵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并运用体态语言去“恭听”;⑶要适时进行必要的提问或回应,引导对方讲下去。

会话的技巧:⑴要言之有理,并有足够信息量;⑵选择对方感兴趣或擅长的话题谈;⑶尊重与赞美;⑷回避忌讳的话题;⑸传递信息的语言要准确、简明,生动;⑹善于运用体态语言;⑺运用幽默;⑻要注意说话的数量、速度与声调控制。

情感沟通:⑴研究并尽可能满足沟通对象的社会心理需要;⑵真诚、热情、助人为乐;⑶运用心理规律,促进情感融通。

*相互喜欢与吸引的社会心理原则:⑴相似性原则;⑵互补性原则;⑶相近性原则;⑷相互性原则,也称报答性原则。

*工作纵向协调的原则:⑴维护统一指挥原则;⑵相互尊重职权;⑶加强信息沟通;⑷建立清晰的等级链,并明确划定各自的职责权限。

工作横向协调的制度方式:⑴对经常性业务与工作制定标准、程序与规范,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⑵对于需要各部门根据变化随机处理的问题,要通过例会制度进行协调;⑶建立有联系的横向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制度,遇有例外性问题,可进行跨部门直接沟通;⑷涉及多个部门的例外性问题,可采用联合办公和现场调度的形式进行协调。

工作横向协调的组织方式:⑴对于需要多个部门长期协调的,可建立常设委员会或任务小组;⑵对于需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完成的临时性任务,可依需要设立临时性的委员会或任务小组;⑶对于职权相关的几个部门,可由一名上级领导来分管;⑷对于需要经常性进行各部门工作协调的,可设置专职的协调部门,专司协调工作。

工作横向协调的人际关系方式:⑴培养健康融合的组织文化;⑵对于需要密切配合的部门,应使其合署办公;⑶建立基层管理运营组织;⑷直接沟通方式。

*协调上级关系的方法与艺术:⑴最根本的是要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并反映出有很强的工作能力。⑵摆正位置,尊重职权。⑶与上级主动沟通。⑷与上级保持适度的距离。

*协调下级关系的方法与艺术:⑴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尊重、关怀下级。⑵充分信任,放手使用。⑶多沟通,多联络。⑷搞“五湖四海”,坚持“一视同仁”。⑸“严”“爱”结合,宽猛相济。

*取得交涉成功的基础是:物质利益规范与观念社会心理需要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⑴对传播者的估价;⑵交流信息差异;⑶受传者特征;⑷社会压力;⑸情境

善于运用说服技巧与策略:⑴在把握态度改变机制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些社会心理规律。⑵运用巧妙的导入策略。

正确地运用诱导技巧与策略:⑴刺激需要;⑵避免争论;⑶顺水推舟;⑷“登门槛”战术与“反登门槛”战术。

交涉与谈判的基本策略:⑴提出创造性方案;⑵适度妥协;⑶威慑

*威慑有三大构成要素:威慑者拥有的力量、威慑者使用力量的决心信息的传播与接受。

正式群体,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按照组织规程正式建立起来的组织内部的小型群体。⑵非正式群体,是指为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在共同工作与生活交往中自发组合到一起的一小群人。

促进心理和谐的措施:⑴建立正确的群体目标。⑵有效发挥群体规范的作用。⑶适宜发挥群体压力的作用。⑷提高群体凝聚力

*团队的特征:⑴团队属扁平型组织;⑵团队有明确的目标;⑶强调自主管理;⑷跨部门、交叉功能的融合体系;⑸构建合作、协调的团体。

*团队管理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⑴目标。⑵分权。⑶自主。⑷合作

*团队管理的主要手段有:⑴沟通。⑵激励。⑶社会互动

团队建设的要领:⑴科学地设定目标。⑵打造团队文化。⑶促进跨部门整合与技能互补。⑷维持小规模的团队。⑸加强沟通与激励。⑹重新设计信息系统。⑺重新设计报酬系统。

 

7章 控制职能

*6.1三种常用的控制类型:⑴ 现场控制,是指在活动或工作过程中进行的控制;⑵ 反馈控制,是指通过对工作执行结果控制标准的比较分析,下一过程施加影响的控制;⑶ 前馈控制,是指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的预防性控制。

*控制要领:实行例外控制;在战略要点上控制;控制关键因素;有计划地控制。

*控制的必备条件:⑴控制标准;⑵受控系统的相关信息;⑶必要的权力

*6.2控制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是:⑴ 确定控制标准;⑵ 衡量工作成效;⑶纠正偏差

绩效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受控系统的资源配置、运行情况、工作成果等。监测的核心是实际与计划是否一致,即是否存在偏差。

偏差分析的过程:确认偏差的性质、幅度、特征;深入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条件

*纠正方式主要有三种:调整行动,使行动与计划相符;调整计划,使计划与行动相符;既调整计划又调整行动,使二者重新取得一致。

纠正行动的要求:⑴纠正的时效;⑵适度控制。

零基预算是从零起点开始其预算过程,即每次都是重新由零开始编制预算。

*行政控制主要包括:⑴实地观察(检查);⑵资料统计;⑶报告;⑷会计核查与审计;⑸企业诊断;⑹制度规范执行与培训。

*经济分析主要包括:⑴比率分析;⑵盈亏平衡分析。

控制过程中产生抵制的原因;⑴标准太严。⑵测定不准确。⑶厌恶纠正措施。⑷管理者施控的态度。

控制过程中的行为管理;⑴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态度。⑵下放控制权,提倡实行自我控制。⑶采用科学的控制手段,并做好宣传解释、教育工作。⑷倚重工作保证体系进行控制。⑸归根结蒂是要做的工作。

*绩效评价的基础;⑴制定工作要项;⑵确定绩效标准。;

绩效评价与考核的基本程序;⑴制定绩效评价计划;⑵做好考核评价准备;⑶搜集信息;⑷衡量与判断;⑸评价结构果的运用;⑹改进

检查的要领:⑴检查前做好充分准备;⑵选择适当的检查方式;⑶要端正检查者的态度;⑷要采用科学的检查方法与手段。

工作总结的要领:⑴要善于肯定成绩。⑵要准确总结取得的成功的经验,招致失败的教训。⑶既要搞好归纳概括,又要深刻感人。⑷总结的主体内容的一般包括:工作、成果及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经验与教训及今后工作建议。

*绩效改进程序:⑴制定确实可行的绩效改进计划;⑵指导与建议;⑶纠正;⑷沟通与激励;⑸建设更加有效的绩效改进与提高机制

市场控制是指在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借用市场机制与市场价值体系进行评估与控制的方式。分级控制体系:⑴公司层次上的市场控制;⑵事业单位层次上的市场控制;⑶个人层次上的市场控制。

社群控制是指以一定文化为基础,一定的社会群体依靠共同价值和群体规范引导与约束其成员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⑴组织文化是社群控制的基础;⑵授权赋能是社群控制的必要条件;⑶建立自我指导型团队;⑷实行实时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1)管理的对象是全面的;(2)管理活动的范围是全程的;(3)管理的主体是全员的。

*PDCA管理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工作程序。即计划——一执行—一检查—一处理

*3.7目标管理的特点包括:⑴ 以目标为中心;⑵ 被管理者实行自我控制;⑶ 注重工作成果评价

3.8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是:⑴ 目标的制定;⑵ 目标的实施;⑶ 目标成果的评价

注:上述题中带“*”号者可作为填空题,编入试卷里,与以下各种题型组成期末试卷。

 

二、单项选择题

 

1  管理系统

2.1.1管理是(  )的产物。

A:社会大生产

B:共同劳动

C:劳动分工

D: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2.1.2管理在(  )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

A:社会化大生产

B:共同劳动

C: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D:劳动分工

2.1.3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是强调管理的( 

A:核心环节

B:对人的管理

C:作业过程

D:本质

2.1.4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是强调管理的( 

A:本质

B:对人的管理

C:作业环节

D:核心环节

2.1.5认为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把事办好,是强调( 

A:核心环节

B:作业环节

C:本质

D:对人的管理

2.1.6认为管理就是领导,是强调(  )的作用

A:管理职能

B:管理责任

C:管理者个人

D:管理权限

2.1.7认为管理就是协调活动,是强调管理的( 

A:对人的管理

B:本质

C:作业环节

D:核心环节

2.1.8管理的目的是( 

A:有效实现目标

B:提高经济效益

C:提高劳动效率

D:协调人际关系

2.1.9就管理的突出特征而言(  )。

A:实践重于理论,科学多于艺术

B:理论重于实践,艺术多于科学

C:理论重于实践,科学多于艺术

D:实践重于理论,艺术多于科学

2.1.10管理能力是一种在实践中习得的(  )。

A:技术技能

B:动作技能

C:核心技能

D:心智技能

2.1.11高层管理者更重视(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2.1.12基层管理者更重视( )。

A:控制职能

B:领导职能

C:组织职能

D:计划职能

2.1.13直线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是( 

A:决策和指挥

B:参谋

C:咨询

D:指导

2.1.14参谋人员的主要职能是(

A:执行和监督

B:决策和指挥

C:咨询、建议和指导

D:监督和控制

2.1.15对于一线管理者来说,(  )技能更为重要。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

C:行政技能

D:技术技能

2.1.16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 )技能更为重要。

A: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

C:概念技能

D:行政技能

2.1.17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是( 

A:创新

B:计划能力

C:协调

D:指挥

2.1.18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功效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综合称为(

A:管理要素

B:管理对象

C:管理客体

D:管理环境

2.1.19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称为( 

A:管理体制

B:管理机制

C:管理客体

D:管理主体

2.1.20  )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

A:管理体制

B:管理主体

C:管理机制

D:管理客体

2.1.21管理机制是以(  )为依据的。

A:管理对象

B:管理体制

C:生产关系

D:客观规律

2.1.22管理机制是以(  )为基础和载体的。

A:管理体制

B:客观规律

C:管理结构

D:生产关系

2.1.23  )是组织中最基本的管理机制,是管理机制的主体。

A:计划机制

B:指挥机制

C:运行机制

D:监督机制

2.1.24  )是社会组织动力机制中最基本的力量。

A:政令驱动

B:利益驱动

C:法制驱动

D:精神驱动

2.1.25对管理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称为( 

A:运行机制

B:监督机制

C:保证机制

D:约束机制

 

 

2  管理思想

2.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出现了( ),标志着人类系统的管理理论的诞生。

A:行为科学

B:科学管理

C:管理科学

D:过程管理

2.2.2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即从资本主义工厂制出现起,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结束期间,管理者完全凭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没有管理规范与系统制度,被称为(  )。

A经验管理或传统管理

B:组织管理

C:科学管理

D:技术管理

2.2.3古典管理理论时期又被称为( )创立阶段,是系统管理理论正式形成的时期。

A:行为科学理论

B:过程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政管理理论

2.2.4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法约尔

B泰罗

C:梅奥

D:韦伯

2.2.5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泰罗

B:梅奥

C法约尔

D:韦伯

2.2.6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A:韦伯

B:法约尔

C:梅奥

D泰罗

2.2.7科学管理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劳动积极性

C:激励

D:协调

2.2.8一般管理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

A一般管理理论体系

B:经营过程

C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D:一般管理原则

2.2.9为了最大限度地刺激与激励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泰罗创立并推行(  )。

A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B:计件工资制

C:计时工资制

D:奖励工资制

2.2.10最早提出管理职能的人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2.2.11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是( )

A:泰罗

B:梅奥

C:法约尔

D:韦伯

2.2.12进入50年代以后,管理理论出现了一种( )的趋势。

A:集中化

B:发展性

C:扩大化

D分散化

2.2.13进入60年代后,管理理论的研究又出现一种(  )的趋势。

A集中化

B:分散化

C:扩大化

D:发展性

2.2.14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

A:西蒙

B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

C:彼得斯

D:安索夫

2.2.15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A:西蒙

B:哈默

C戴尔和德鲁克

D:沃特曼

2.2.16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西蒙

B:德鲁克

C:巴纳德

D:波特

2.2.17权变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德鲁克

B卢桑斯和伍德沃德

C:巴纳德

D:西蒙

2.2.18组织成员共同信封和追求的(  )是精神文化乃至整个组织文化的核心。

A:职业道德

B组织精神

C:价值观

D:团体氛围

 

3  计划职能

2.3.1任务环境中最直接、最明显影响企业经营的是( 

A:行业

B:政策

C:市场

D:经济

2.3.2产业环境的分析方法是( 

ASWOT分析法

B:五力分析法

C:价值链分析法

D:环境因素分析法

2.3.3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方法是( 

ASWOT分析法

B:五力分析法

C:价值链分析法

D:环境因素分析法

2.3.4通过大幅度地降低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竞争策略是(

A:专一化策略

B:差异化策略

C:边际成本策略

D:成本领先策略

2.3.5通过开发具有特殊功能或鲜明特色的优质产品,从而形成竞争优势的竞争策略是( 

A:产品差异化策略

B:成本领先策略

C:专一化策略

D:特色竞争策略

2.3.6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或某个细分市场,以求在狭窄的市场面构建经营优势的竞争策略是( 

A:成本领先策略

B:专一化策略

C:多样化策略

D:细分市场策略

2.3.7亚瑟.凯斯勒提出的“二旧换一新”的构想属于何种创新技法( 

A:换元

B:重组

C:移植

D:逆寻

2.3.8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是(

A:非程序化决策

B:既定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规范决策

2.3.9每种备选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结果的决策,即决策事件未来的自然状态明确,只要比较各方案的结果即能选出最优方案的决策是( 

A:不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明确化决策

D确定型决策

2.3.10决策事件未来的各种自然状态完全未知,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也无法估计,只能凭决策者主观经验做出的决策是( 

A不确定型决策

B: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主观型决策

2.3.11邀请专家、内行,针对组织内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议题,让大家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地发表个人意见,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创造性,经过互相启发,产生连锁反应,集思广益,而后进行决策的方法是( 

A:德尔非法

B头脑风暴法

C:个人决策法

D:集体决策法

 

4  组织职能

2.4.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成员间的(  )关系

A:制约

B:分工协作

C:相互监督

D:人际

2.4.2组织结构的内涵是人们的(  )关系

A:分工协作

B:制约

C:职、责、权

D:相互监督

2.4.3按人数划分部门主要适用于(  )的组织。

A:生产经营一线

B:制造销售部门

C:管理或销售部门

D:某些技术含量低

2.4.4按时间划分部门通常用于(  )的基层组织。

A:生产经营一线

B:某些技术含量低

C:制造销售部门

D:管理或服务部门

2.4.5按职能划分部门较多地应用于(  )的划分。

A:某些技术含量低

B:管理或服务部门

C:生产经营一线

D:制造销售部门

2.4.6按产品划分部门主要适用于(  )。

A:某些技术含量低的部门

B:管理部门

C: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业务部门

D:技术部门

2.4.7按区域划分部门主要适应于(  )的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部门。

A:生产经营一线

B:生产服务

C:技术含量低

D:空间分布很广

2.4.8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互相制约,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是( 

A:反比例

B:正比例

C:没有比例

D:正相关

2.4.9管理层次较多,而管理幅度较小的组织结构称为( 

A:扁平组织形式

B:高层结构形式

C:直线制组织形式

D:职能制组织形式

2.4.10管理层次较少,而管理幅度较大的组织结构称为( 

A:直线组织形式

B:高层结构形式

C:扁平结构形式

D:职能组织形式

2.4.11最早的和最简单的组织形式是(

A:职能制

B:参谋制

C:矩阵制

D:直线制

2.4.12  )是构成组织结构的核心要素,对于组织的合理构建与有效运行具有关键性作用。

A:职权

B:组织的基本制度

C:职责

D:组织的管理制度

2.4.13  )是指规定组织构成和组织方式、决定组织性质的制度。这是组织的根本制度,决定与制约组织的行为方向、基本活动的范围与性质。

A:组织的管理制度

B:组织的基本制度

C:组织的制度规范体系

D:组织的制度联系

2.4.14  )是指对组织各领域、各层次的管理工作所制定的指导与约束规范体系。它引导并约束组织的成员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努力工作,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性保证。

A:组织的基本制度

B:组织的制度规范体系

C:组织的管理制度

D:组织的制度联系

 

2.4.15人员考核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坚持(  )的原则。

A:有奖有罚

B:奖惩分明

C:不谋私利

D:客观公正

2.4.16  是各类组织中基层管理者重要的管理内容与最基本的激励手段。

A奖酬

B:鼓励

C:思想工作

D:科学管理

 

5  领导职能(上)

2.5.1中基层管理者最经常性的职能是( 

A:计划

B:组织

C:控制

D:领导

2.5.2管理者最经常使用的领导手段是(  )。

A:指挥

B:控制

C:领导

D:组织

2.5.3  是最古老的领导理论观点

A:管理方格理论

B特性理论

C:行为理论

D:情景理论

2.5.4  )是实施奖惩的条件

A:管理

B:强制

C:权威

D:激励

2.5.5  )是强化权威的手段

A:管理

B:强制

C:激励

D:奖惩

2.5.6为提高管理的效率,明智的管理者更多地使用( 

A:指示

B:命令

C:规范

D:思想工作

2.5.7  )是指挥有效性的首要决定因素

A:权力

B:权威

C:个性

D:责任

2.5.8  )是激励的起点与基础

A:动机

B:强化

C:需要

D:奖惩

2.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激励理论属于(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强化激励理论

C:复杂激励理论

D:内容型激励理论

2.5.10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模式”、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激励理论属于(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内容型激励理论

C:强化激励理论

D:复杂激励理论

2.5.11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论”、海利的“归因理论”等激励理论属于(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行为改造理论

C:内容型激励理论

D:复杂激励理论

2.5.12设计奖酬机制与体系的关键是( 

A:激励理论的有效应用

B:奖酬分配的公平性

C:奖酬与贡献直接挂钩的科学化预定量化

D:对业绩的严格考核

2.5.13为了强化激励效果将其工作成果反馈个员工( 

A:反馈的周期越短越好

B:反馈的周期越长越好

C:不反馈为好

D:不作具体反馈为好

 

6  领导职能(下)

2.6.1将沟通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的划分标准是(  

A:按信息流向划分

B:按信息传递的途径划分

C:按信息传递的媒介划分

D:按信息传递的范围划分

2.6.2将沟通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划分标准是( 

A:按信息流向划分

B:按信息传递的途径划分

C:按信息传递的媒介划分

D:按信息传递的范围划分

 

2.6.3将沟通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划分标准是( 

A:按信息流向划分

B:按信息传递的途径划分

C:按信息传递的媒介划分

D:按信息传递的范围划分

2.6.4将沟通分为组织内部沟通和组织外部沟通的划分标准是( 

A:按信息流向划分

B:按信息传递的途径划分

C:按信息传递的媒介划分

D:按信息传递的范围划分

2.6.5沟通在本质上是( 

A:双方谈判的过程

B:信息传播的过程

C:双方妥协的过程

D:信息反馈的过程

2.6.6在厂长和车间主任之间的协调是( 

A:工作的正式协调

B:工作的非正式协调

C:工作的纵向协调

D:工作的横向协调

2.6.7在公司生产部与技术部之间的协调是( 

A:工作的正式协调

B:工作的非正式协调

C:工作的纵向协调

D:工作的横向协调

2.6.8演讲中的语速( 

A:语速较快为好

B:语速较慢为好

C:语速不快不慢为好

D:语速有快有慢为好

2.6.9协调与上级关系最根本的是( 

A:与上级主动沟通

B:出色做好本职工作

C:摆正位置,尊重职权

D:与上级保持适当距离

2.6.10为实现组织,按照组织规范组建的群体属于(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团队式群体

D:非团队是群体

2.6.11在工作实践中,基于员工情感因素形成的群体属于(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团队式群体

D:非团队是群体

2.6.12最基本、最普遍的团队形式是( 

A:工作团队

B:项目团队

C:管理团队

D:协作团队

2.6.13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A:打造团队文化

B:科学地确定团队的目标

C:加强沟通与激励

D:促进跨部门整合与技能互补

 

 

7  控制职能

2.7.1控制的最根本作用是( 

A:反馈

B:纠偏

C: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D:衡量成效

2.7.2为了保证一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在尚未行动之前,必须挑选合适的人员和做好物资准备,这属于( 

A:反馈控制

B:直接控制

C:间接控制

D:预先控制

2.7.3  )是指管理人员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指导、监督下属完成计划要求的行动。

A:同步控制

B:前馈控制

C:反馈控制

D:直接控制

2.7.4  )是把对行为最终结果的考核分析作为控制将来行为的依据的一种控制方式。

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直接控制

D:间接控制

2.7.5  )是指与诸工作因素相互联系,并能综合、集中反映与统领制约这些工作因素的关键性环节。

A:战略目标

B:工作程序

C:战略要点

D:信息反馈

2.7.6  )是整个管理控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A:衡量成效

B:确立标准

C:信息反馈

D:纠正行动

2.7.7预算主要体现为一种(  )的手段

A:预先控制

B:反馈控制

C:直接控制

D:间接控制

2.7.8评价组织、个人与管理最核心的指标是( 

A:绩效

B:凝聚力

C:生产效率

D:组织文化

2.7.9社群控制的基础是( 

A:群体关系

B:群体规范

C:组织氛围

D:组织文化

8  企业管理

2.8.1  )是指以一定的财产组合为基础,构建特定的权能关系体系的制度系统

A:权责制度

B:产权制度

C:财产制度

D:权能制度

2.8.2构建产权制度的基础是( 

A:产权结构

B:利益机制

C:财产组合

D:权责制度

2.8.3 构成企业产权制度的实质内容是( 

A:利益机制

B:财产组合

C:权责制度

D:产权结构

2.8.4  )是产权制度的核心问题。

A:产权结构

B:利益机制

C:财产组合

D:激励机制

2.8.5   )是所有者调动经营者积极性,提高公司绩效的基本机制。

A:利益机制

B:激励机制

C:权力机制

D:动力机制

2.8.6  是企业营销组合的最基本的策略

A:广告策略

B:渠道策略

C产品策略

D:价格策略

2.8.7  是企业市场营销组合中的关键性策略,是最直接体现“营销”的部分。

A:广告策略

B:产品策略

C:价格策略

D促销策略

2.8.8  是生产作业控制的最主要内容

A进度控制

B:质量控制

C:产量控制

D:过程控制

 

 

三、多项选择题

 

1  管理系统

3.1.1管理定义包括以下含义( )( )( )( )(

A: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目标

B: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C: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D: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资源与职能活动

E:管理的性质是一种社会活动

3.1.2、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 )( )( )( )(

A:管理目标

B:管理主体

C:管理环境

D:管理对象

E:管理媒介

3.1.3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包括( )( )( )( )(

A:管理者的权力

B:管理者的基本职责

C:管理者的义务

D:管理者的素质

E:执行管理者基本职责的程序或过程

3.1.4按照管理的层次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 )( )( )( )( )

A综合管理者

B高层管理者

C职能管理者

D中层管理者

E基层管理者

3.1.5按照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 )( )( )( )( )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综合管理者

D职能管理者

E高层管理者

3.1.6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 )( )( )( )( )

A直线管理者

B基层管理者

C参谋人员

D中层管理者

E高层管理者

3.1.7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 )( )( )( )( )

A政治与文化素质

B人际素质

C基本业务素质

D技能素质

E身心素质

3.1.8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是( )( )( )( )( )

A业务技能

B技术技能

C行政技能

D人际技能

E概念技能

3.1.9管理者的创新素质主要表现在( )( )( )( )( )

A创新意识

B创新实践

C创新思维

D创新精神

E创新能力

3.1.10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管理要素主要包括( )( )( )( )( )

A人员

B资金

C物质设备

D时间

E信息

3.1.11管理与所处的环境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 )( )( )

A对应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交换关系

D反比例关系

E影响关系

3.1.12一个组织的管理结构主要包括( )( )( )( )( )

A组织功能与目标

B组织的设计

C组织的基本构成方式

D组织结构

E环境结构

3.1.13管理机制主要包括( )( )( )( )( )

A监督机制

B运行机制

C控制机制

D动力机制

E约束机制

3.1.14动力机制主要有以下部分构成( )( )( )( )( )

A利益驱动

B法制推动

C政令推动

D自觉驱动

E社会心理推动

3.1.15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约束因素( )( )( )( )( )

A监督约束

B权力约束

C社会心理约束

D利益约束

E责任约束

3.1.16管理中的经济方法是指依靠利益驱动,利用经济手段,通过调节和影响被管理者物质需要而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 )( )( )( )

A利益驱动性

B强制性

C直接性

D普遍性

E持久性

3.1.17管理中的行政方法是指借靠行政权威,借助行政手段,直接指挥和协调管理对象的方法,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 )( )( )( )

A强制性

B直接性

C普遍性

D垂直性

E无偿性

3.1.18管理中的法律方法是指借助国家法规和组织制度,严格约束管理对象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一种方法,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 )( )( )( )

A直接性

B垂直性

C高度强制性

D持久性

E规范性

 

2  管理思想

3.2.1管理理论产生与形成时期的基本脉络( )( )( )( )( )

A管理理论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

B:一是注重管理科学化

C一是强调人的作用

D:一是注重管理的现代化

E一是强调劳动生产率

3.2.2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主要有,( )( )( )( )( )

A泰罗的科学管理

B:梅奥的人际管理理论

C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D: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E韦伯的行政组织论

3.2.3法约尔在对管理活动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的诸要素,主要包括( )( )( )( )( )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E控制

 

3.2.4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主要思想与贡献包括( )( )( )( )( )

A工时研究与劳动方法标准化

B系统总结管理的一般原则

C实行差别计件工资之

D: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

E:科学挑选和培训工人

3.2.5梅奥人际关系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 )( )( )( )

A:认为企业的人首先是“社会人”

B人的士气是调动人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C:人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需要

D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与作用

E生产率提高的原因在于工作条件的变化

3.2.6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为( )( )( )( )( )

A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社会人”假设的研究

B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分散化趋势

C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集中化趋势

D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多角化趋势

E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管理理论最新发展趋势

3.2.7管理科学的特点表现为( )( )( )( )( )

A:管理科学化

B:管理精确化

C管理科学的核心就是寻求决策的科学化

D注重定量分析

E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

3.2.8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包括的学派有( )( )( )( )( )

A:组织技术学派

B:管理过程学派

C行为科学学派

D决策理论学派

E战略管理学派

3.2.9卡斯特等人的系统管理学说,是以普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主要包括( )( )( )( )( )

A:系统思想

B系统哲学

C系统管理

D系统分析

E:系统观点

3.2.10卢桑斯的权变管理学说提出的观念性结构组成部分包括( )( )( )( )( )

A:管理者

B管理对象

C环境

D管理观念与技术

E:权变关系

3.2.11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主要观点( )( )( )( )( )

A:批判传统管理中的纯理性主义

B倡导对管理实务的研究

C提出以“软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D强调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E:高度重视企业文化

3.2.12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主要包括( )( )( )( )( )

A:追求自我超越

B改善心智模式

C建立共同愿景目标

D开展团队学习

E:锻炼系统思考能力

3.2.13组织文化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层次构成的( )( )( )( )( )

A精神文化层

B规范文化层

C物质(行为)文化层

D:本质文化层

E:表象文化层

3.2.14组织的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 )( )( )( )( )

A:建立组织机构

B:形成组织全体成员共同信奉与追求的价值观

C:培育组织精神

D:营造健康向上的团体氛围

E:提倡制度建设

3.2.15组织的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 )( )( )( )( )

A:按照现代组织要求推进组织基本制度的改革与建设

B:形成组织全体成员共同信奉与追求的价值观

C:营造健康向上的团体氛围

D:建设体现现代管理要求的组织结构与体系

E: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  计划职能

3.3.1企业经营环境分析的系统模型主要包括的内容( )( )( )( )( )

A:环境分析包括外部环境分析与内部环境分析

B:通过外部环境分析找出优势,发现劣势

C:通过外部环境分析抓住机遇,发现威胁

D:通过内部环境分析找出优势,发现劣势

E:通过内部环境分析抓住机遇,发现威胁

3.3.2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产业竞争结构的分析模型,他认为一个产业的竞争状态主要取决于以下基本的竞争力量( )( )( )( )( )

A:新加入者的威胁

B:替代品的接近程度

C: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D: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E:现有企业的竞争

3.3.3企业内部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 )( )( )( )( )

A:分析企业的目标与战略

B:分析经营的各种营运范畴

C:分析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D:分析企业的制度与组织结构

E:分析的文化因素

3.3.4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基础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 )( )( )

A:机构稳定

B:质量

C:效率

D:创新

E:顾客回应

3.3.5构建企业竞争能优势的策略主要有( )( )( )( )( )

A:市场渗透策略

B:成本领先策略

C:产品渗透策略

D:产品差异化策略

E:专一化策略

3.3.6管理问题分析与确定程序包含的主要阶段有( )( )( )( )( )

A信息搜集

B发现问题

C观察问题

D界定问题

E:解决问题

3.3.7来自管理者自身的创造力直接来源有( )( )( )( )( )

A:利益机制

B创新精神

C知识、经验与技能

D创造思维与创造方法

E勤奋工作

3.3.8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主要有( )( )( )( )( )

A发散型思维

B收束型思维

C:科学思维

D灵感思维

E:反向思维

3.3.9管理方案的科学运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 )( )( )

A:制定管理目标

B科学安排计划要素

C合理配置资源

D巧妙运筹时空与活动

E弹性与应变

3.3.10决策的程序是( )( )( )( )( )(排列顺序也要正确)。

A:设计备选方案

B:调查与分析

C:选择决策方案

D:批准决策方案

E:审查与反馈

3.3.11按决策的作用范围,决策可分为( )( )( )( )( )

A:定量决策

B战略决策

C:定性决策

D战术决策

E业务决策

3.3.12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决策可分为( )( )( )( )( )

A:确定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E:风险型决策

3.3.13按决策的时态决策可分为( )( )( )( )( )

A静态决策

B:确定型决策

C动态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E:风险型决策

3.3.14按决策问题具备的条件和决策结果的确定性程度,决策可分为( )( )( )( )( )

A:定量决策

B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定性决策

E不确定型决策

3.3.15抉择决策最佳方案的方法主要有( )( )( )( )( )

A经验判断法

B:回归分析法

C:量本利分析法

D数学分析法

E试验法

3.3.16定性决策方法主要有( )( )( )( )( )

A头脑风暴法

B认知冲突法

C征询法

D提喻法

E方案前提分析法

3.3.17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有( )( )( )( )( )

A:体验法

B乐观法

C悲观法

D平均法

E后悔值法

3.3.18制定目标的原则主要有( )( )( )( )( )

A明确性原则

B:动态性原则

C先进合理原则

D可行性原则

E定量化原则

3.3.19就企业而言,计划通常划分为( )( )( )( )( )

A:市场计划

B战略计划

C:成本计划

D生产经营计划

E作业计划

 

 

4  组织职能

3.4.1组织职能的基本原则包括( )( )( )( )( )

A:有效实现目标、专业分工与协作、统一指挥

B:组织结构明晰、职务配置规范、工作绩效高

C:有效管理幅度、集权分权结合、责权利结合

D:稳定性和适应性结合、决策和监督机构分设、精简高效

E:高层结构与扁平结构结合、层次划分与部门划分结合、直线制与职能制结合

3.4.2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 )( )( )( )

A:目标结构设计

B横向结构设计

C纵向结构设计

D:职责结构设计

E:职权结构设计

3.4.3按职能划分部门的优点是( )( )( )( )( )

A:管理人员职责分明

B:有利于强化各项职能

C:可以带来专业化分工的种种好处

D: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技能提高

E:下属人员积极性高涨

3.4.4按产品划分部门的优点是( )( )( )( )( )

A:有利于适应市场环境

B:有利于增强竞争力

C:能使企业将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结合起来

D: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E: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内部竞争

3.4.5按区域划分部门的优点是( )( )( )( )( )

A:可以减少运费和运送时间

B:有利于改善地区内各种活动的协调

C:有利于培养综合管理者

D:更好地适应市场

E:有利于加强外部的适应性

3.4.6管理层次设计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 )( )( )( )

A:管理人员的能力

B:有效管理幅度

C:纵向职能分工

D:组织效率

E:管理问题的性质

3.4.7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 )( )( )( )

A:直线制

B:行政制

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E:矩阵制

3.4.8影响集权与分权的主要因素有( )( )( )( )( )

A:权力的性质

B:组织因素

C:问题的复杂程度

D:环境因素

E:管理者与下级因素

3.4.9组织的制度规范的类型主要包括( )( )( )( )( )

A:组织的基本制度

B:组织的激励制度

C:组织的管理制度

D:组织的技术与业务规范

E: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规范

3.4.10企业专项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 )( )( )( )( )

A:该项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与指导方针

B:开展该项管理工作的依据与信息渠道

C:该项管理做作的范围与内容

D:工作的程序、方法、完成时限、达到标准

E:该项工作主要负责人的实际绩效

3.4.11部门(岗位)责任制主要内容包括( )( )( )( )( )

A:工作范围、目标与任务

B:职责与职权

C:工作标准

D:工资差别与薪金标准

E:工作绩效与奖惩

3.4.12确定从内部还是从外部选聘管理者时,要考虑的因素有( )( )( )( )( )

A:管理者的个性

B:职位的高低

C:职务的性质

D:企业经营状况

E:内部人员的素质

3.4.13人员分工的要领( )( )( )( )( )

A:明确工作任务与目标

B:熟悉下级的专长、不足与个性

C:实现人与事的最佳匹配

D:明确地向任务承担者交代所要完成的任务与条件

E:寻求组织整体协调与绩效最大化

3.4.14人员组合的原理( )( )( )( )( )

A:同素异构原理

B:业务协同原理

C:技术匹配原理

D:社会心理相容与互补原理

E:行政指挥原理

3.4.15各级、各类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不同,故其具体培训内容也不同。但培训的基本内容不外乎以下几部分( )( )( )( )( )

A:身体素质锻炼

B: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

C:技术与业务理论知识

D:协调能力

E:技术与业务能力

3.4.16对员工进行考核,从管理者的角度看,主要的目的有( )( )( )( )( )

A:调动积极性

B:形成激励

C:发掘与有效利用员工的能力

D:进行奖惩

E:对员工给与公正的评价与待遇

3.4.17人员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 )( )( )

A:德

B:能

C:勤

D:绩

E:个性

3.4.18对人员考核的要求主要有( )( )( )( )( )

A: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B:坚持德才兼备

C:要建立由正确的考核标准、科学的考核方法和公正的考核主体组成的考核体系

D:要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制度化的考核

E:要注意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

3.4.19人员考核的标准主要有( )( )( )( )( )

A:任务难度

B:职务标准

C:协调能力

D:职能条件

E:管理水平

3.4.20主要的工资形式有( )( )( )( )( )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奖励工资

D:期权

E:津贴

3.4.21构成结构工资制的工资形式有( )( )( )( )( )

A:基本工资

B:技能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

C:职务工资

D:津贴

E:计件工资

5章 领导职能(上)

3.5.1领导作为一种影响力,其施加作用的方式或手段主要有( )( )( )( )( )

A:协调

B:指挥

C:激励

D:沟通

E:控制

3.5.2研究领导方式的传统理论主要包括( )( )( )( )( )

A:变革型领导

B特性理论

C行为理论

D情景理论

E:领袖魅力型领导

3.5.3反映当代对领导方式研究的新成果包括( )( )( )( )( )

A领袖魅力型领导

B变革型领导

C:行为理论

D:情景理论

E后英雄时代领导

3.5.4按领导者的关注重点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将领导方式划分为( )( )( )( )( )

A:专制型领导方式

B任务型领导方式

C:民主型领导方式

D关系型领导方式

E:放任型领导方式

3.5.5 按领导的决策方式不同,可以将领导方式划分为( )( )( )( )( )

A专制型领导方式

B:任务型领导方式

C:关系型领导方式

D民主型领导方式

E放任型领导方式

3.5.6领导行为理论的主要成果有( )( )( )( )( )

A:菲德勒模式

B坦南鲍姆和施密特的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

C李克特的第四型领导体制

D卡特赖特和赞特提出的PM型领导模式

E布莱克和穆顿创立的管理方格理论

3.5.7按照“途径—目标”理论,领导者可以采用的行为方式主要有( )( )( )( )( )

A:专制型领导

B指示型领导

C支持型领导

D参与型领导

E成就激励型领导

3.5.8管理者权力的形成及其大小,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 )( )( )

A:任务特性

B组织

C:环境

D管理者

E被管理者

3.5.9影响组织授权的主要因素有( )( )( )( )( )

A:管理者个性

B管理体制

C职位

D组织授予的实际决定能力

E:下属的能力

3.5.10正确、有效地运用权力,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 )( )( )( )

A:正确处理权力的自主与制衡

B:注意处理好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C:科学地使用权力

D:加大奖惩力度

E:权责利对等

3.5.11在授权中,应遵循的原则有( )( )( )( )( )

A:依目标需要授权原则

B:适度授权原则

C:职、责、权、利相当原则

D:职责绝对性原则

E:有效监控原则

3.5.12管理中的授权一般包括( )( )( )( )( )

A:口头授权与书面授权

B:个人授权与集体授权

C:随机授权与计划授权

D:长期授权与短期授权

E:逐级授权与越级授权

3.5.13工作纵向协调应遵循以下原则( )( )( )( )( )

A:掌握适当的管理幅度

B:坚持维护统一指挥原则

C:相互尊重职权

D:加强信息沟通

E:建立清晰的等级链

3.5.14工作横向协调的基本方式主要有( )( )( )( )( )

A:制度方式

B:激励方式

C:组织方式

D:行政方式

E:人际关系方式

3.5.15管理者指挥的有效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 )( )( )

A:权威

B:指挥内容的科学性

C:指挥形式的适宜性

D:指挥对象

E:环境

3.5.16管理者的指挥形式,按所采用的载体不同,可划分为( )( )( )( )( )

A:口头指挥

B:书面指挥

C:行为指挥

D:会议指挥

E:直接指挥

3.5.17运用口头指挥形式,要注意掌握以下要领( )( )( )( )( )

A:语言要标准

B:时机要恰当

C:内容表达要清晰、准确

D:用语简洁有力,详略得当

E:讲究语言艺术

3.5.18提高书面指挥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 )( )( )( )

A:加强针对性

B:增强规范性

C:注意时效性

D:提高写作质量

E:注意严肃性

3.5.19会议指挥主要把握好以下要领( )( )( )( )( )

A:控制会议的议题与规模、次数

B:做好充分的会前准备

C:加强会议成本控制

D:科学地掌握会议

E:狠抓会议内容的落实与反馈

3.5.20按强制程度不同,指挥形式主要可分为( )( )( )( )( )

A:指示

B:命令、决定

C:建议与说服

D:规范

E:暗示、示范

3.5.21构成激励的要素主要包括( )( )( )( )( )

A:动机

B:强化

C:需要

D:外部刺激

E:行为

3.5.22激励理论大致可划分为( )( )( )( )( )

A:强化理论

B:内容型激励理论

C:过程型激励理论

D:复杂激励理论

E:行为改造理论

3.5.23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 )( )( )( )(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3.5.24按照激励中诱因的内容和性质,可将激励的方式与手段大致划分为( )( )( )( )( )

A:物质利益激励

B:关心照顾

C:社会心理激励

D:工作激励

E:处罚

3.5.25物质利益激励主要形式包括( )( )( )( )( )

A:社会心理激励

B:奖酬激励

C:工作激励

D:关心照顾

E:经济处罚

3.5.26教育激励是指通过教育方式与手段,激发动机、调动下级积极性的形式。具体包括( )( )( )( )( )

A:培训提高

B:政治教育

C:政治考核

D:行政监督

E:思想工作

3.5.27工作扩大化的具体形式有( )( )( )( )( )

A:工作丰富化

B:兼职作业

C:工作延伸

D:工作轮换

E:工作完整性

 

6章 领导职能(下)

3.6.1按信息流向划分,可以将沟通分为( )( )( )( )( )

A:正式沟通

B:上行沟通

C:下行沟通

D:平行沟通

E:斜向沟通

3.6.2按信息传递的途径划分,沟通可以分为( )( )( )( )( )

A:上行沟通

B:正式沟通

C:非正式沟通

D:下行沟通

E:平行沟通

3.6.3沟通对象认为沟通者及其发出的信息是否可信的主要影响因素( )( )( )( )( )

A:沟通者的专业权威性

B:沟通者对该事物的熟悉程度

C:沟通者提供信息的动机

D:沟通者的表达能力

E:沟通收放之间的相互关系

3.6.4沟通对象方面影响信息传递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 )( )( )( )

A:沟通对象的表达能力

B:沟通对象对信息的需求程度

C:沟通对象的接收信息的能力

D:沟通对象的知识、思维特点

E:沟通对象的价值观

3.6.5成功演讲的要领主要有( )( )( )( )( )

A:演讲要适应听众的需求

B:有较大的信息量

C:清晰的思路与结构

D:富有趣味,生动感人

E:以“质”取胜

3.6.6演讲方法运用主要包括( )( )( )( )( )

A:演讲者形象塑造

B:演讲语言艺术

C:演讲信息丰富真实

D:声音与体态

E:现场互动与氛围营造

3.6.7人们之间的相互喜欢与吸引的心理规律具体表现为:( )( )( )( )( )

A:相似性原则

B:对等原则

C:互补性原则

D:相近性原则

E:相互性原则

3.6.8工作纵向协调的原则主要有( )( )( )( )(

A:维护统一指挥原则

B:相互尊重职权

C:目标一致原则

D:加强信息沟通

E:建立清晰的等级链

3.6.9进行横向协调的主要方式主要有( )( )( )( )(

A:协商方式

B:制度方式

C:命令方式

D:组织方式

E:人际关系方式

3.6.10协调上级关系的方法与艺术主要有( )( )( )( )(

A最根本的是要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B:同时帮助上级做好其本职工作

C摆正位置,尊重职权

D与上级主动沟通

E与上级保持适度的距离

3.6.11协调下级关系的方法与艺术主要有( )( )( )( )(

A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

B充分信任,放手使用

C多沟通,多联络

D搞“五湖四海”

E“严”“爱”结合,宽猛相济

3.6.12决定与影响一个人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有( )( )( )( )(

A:对传播者的估价

B:交流信息差异

C:受传者特征

D:社会压力

E:情境

3.6.13诱导技巧与策略主要有( )( )( )( )(

A:刺激需要

B步步为营

C:避免争论

D:“登门槛”战术与“反登门槛”战术

E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3.6.14交涉与谈判的基本策略主要有( )( )( )( )(

 

A:坚持利益最大化策略

B:提出创造性方案

C:适度妥协

D对等策略

E:威慑

3.6.15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 )( )(

A:对正式群体规模的影响

B:对正式群体内部关系的影响

C:对正式群体压力的影响

D:对正式群体目标的影响

E:对正式群体规范的影响

3.6.16群体规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 )( )(

A:限定作用

B:约束作用

C:自律作用

D:干扰作用

E:他律作用

3.6.17形成和谐一致的群体心理的要领( )( )( )( )(

A:建立正确的群体目标

B:工作中意见的高度一致

C:适宜发挥群体压力的作用

D:有效发挥群体规范的作用

E:提高群体凝聚力

3.6.18按照团队的基本功能,将团队划分为( )( )( )( )(

A:正式团队

B:工作团队

C:项目团队

D:管理团队

E:非正式团队

3.6.19团队管理的最基本的要素包括( )( )( )( )(

A:目标

B:分权

C:自治

D:自主

E:合作

3.6.20团队管理手段主要有( )( )( )( )(

A:沟通

B:指示

C:激励

D:社会互动

E:建议

7  控制职能

3.7.1在管理控制中,通常根据控制活动的重点把控制分成( )( )( )( )( )

A:预先控制

B:直接控制

C:同步控制

D:反馈控制

E:间接控制

3.7.2控制要领主要包括( )( )( )( )( )

A:实行例外控制

B:及时控制

C:在战略要点上控制

D:控制关键因素

E:有计划地控制

3.7.3为使控制有效率,须重点控制的关键因素主要有( )( )( )( )( )

A:影响管理目标的直接因素

B: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大的因素

C:直接决定工作成效的重点因素

D:控制的方法

E:能使控制最有效又最经济的因素

3.7.4管理者实施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各阶段( )( )( )( )( )

A:明确方法

B制定标准

C:反馈信息

D衡量绩效

E纠正偏差

3.7.5要实施有效控制,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 )( )( )

A:控制标准

B:纠正偏差

C:受控系统的相关信息

D:必要的权力

E:制定标准

3.7.6控制标准的表示形式主要有( )( )( )( )( )

A:用实物量表示标准

B:用价值量表示标准

C:用效益值表示标准

D:使用时间表示标准

E:用定性指标表示标准

3.7.7制定控制标准的主要方法有( )( )( )( )( )

A:统计法

B:估计法

C:分析法

D:工程法

E:观察法

3.7.8要使实际与标准相一致,可供选择的纠正行动有( )( )( )( )( )

A:调整控制方法

B:调整行动,使行动与计划相符

C:重新调配控制人员

D:调整计划,使计划与行动相符

E:既调整计划又调整行动,使二者重新取得一致

3.7.9预算的形式多种多样。企业的预算一般有( )( )( )( )( )

A:收入与支出预算

B:时间、空间、材料及产品预算

C:资金预算

D:现金预算

E:投资预算

3.7.10现代预算的方法主要有( )( )( )( )( )

A:弹性预算

B:现金预算

C:程序性预算

D:零基预算

E:投资预算

3.7.11实行弹性预算的方法主要有( )( )( )( )( )

A:零基预算

B:投资预算

C:现金预算

D:变动预算

E:滚动预算

3.7.12管理者用来进行控制的非预算方法大致分为( )( )( )( )( )

A:微观控制

B:宏观控制

C:行政控制

D:经济分析

E:其它特殊控制技术

3.7.13对实际系统进行经济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 )( )( )( )

A:现金控制

B:比率分析

C:投资预算

D:盈亏平衡点分析

E:变动预算

3.7.14绩效评价的基础有( )( )( )( )( )

A:绩效评价原则

B:制定工作要项

C:评价准备工作

D:确定绩效标准

E:绩效评价方法

3.7.15市场控制中的分级控制体系包括( )( )( )( )( )

A:公司层次上的市场控制

B:事业单位层次上的市场控制

C:部门层次上的市场控制

D:班组层次上的市场控制

E:个人层次上的市场控制

3.7.16目标管理的基本特点是( )( )( )( )( )

A:以科学的目标体系为中心

B:实行自我控制

C:注重成果评价

D:强调目标分解

E:实施全面管理

3.7.17目标管理主要是由以下各阶段形成的一个循环周期( )( )( )( )( )

A:目标预算

B:目标制定

C:目标实施

D:目标比较

E:目标成果评价

3.7.18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预先控制和全面控制制度。它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 )( )( )( )

A:实施自我管理

B管理的对象是全面的

C管理的范围是全面的

D参加管理的人员是全面的

E:注重成果评价

8  企业管理

3.8.1企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 )( )( )( )( )

A:经济性

B:经济功能性

C:经济法人性

D:营利性

E:组织系统性

3.8.2按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划分,可以将企业分为 ( )( )( )( )( )

A:个体企业

B:合伙企业

C:合作制企业

D:单一企业

E:公司制企业

3.8.3 按企业组合方式划分,可以将企业分为( )( )( )( )( )

A:单一企业

B:多元企业

C:经济联合体

D:企业集团

E:连锁企业

3.8.4 按所有制形式划分,可以将企业分为( )( )( )( )( )

A:个体企业

B:全民所有制企业

C:集体企业

D:私营企业

E:混合所有制企业

3.8.5 按照企业的行业性质,可以将企业分为( )( )( )( )( )

A:工业生产企业

B:旅游企业

C:商品经营企业

D:服务企业

E:外贸企业

3.8.6涉及企业基本构成与总体管理关系的基本制度主要有 ( )( )( )( )( )

A:企业产权制度

B:企业制衡制度

C:企业法人治理制度

D:企业机制制度

E:企业分配制度

3.8.7公司产权市场化主要包括 ( )( )( )( )( )

A:所有权运营的市场化

B:使用权运营的市场化

C:法人产权运营的市场化

D:自然人产权运营的市场化

E:公司产权运营评价的市场化

3.8.8现代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 )( )( )( )( )

A:制衡机制

B:权益主体

C:相互关系

D:分配制度

E:组织机构

3.8.9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主要形成了以下公司治理机制( )( )( )( )( )

A:利益机制

B:选择机制

C:激励机制

D:约束机制

E:决策机制

3.8.10 现代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 )( )( )( )( )

A:证券市场

B: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

C:经理人市场

D:政府的政策法规与干预

E:新闻机构的监督

3.8.11现代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 ( )( )( )( )( )

A:选择机制

B:投资机制

C:选购机制

D:竞争机制

E:规制机制

3.8.12 关系营销强调的要点主要有( )( )( )( )( )

A:市场营销以寻求共同利益为基础

B:市场营销活动要以现代营销观念为指导

C:市场营销以融通情感、维系关系为重点

D:市场营销的基本手段是双向沟通

E:要建立网络化、长期化的营销关系体系

3.8.13 市场细分化的方法主要有( )( )( )( )( )

A:平行细分法

B:交叉细分法

C:纵向细分法

D:立体细分法

E:多维细分法

3.8.14 企业选择其目标市场应遵循以下标准( )( )( )( )( )

A要有足够的市场容量

B有充分的发展潜力

C是本企业可以占领的

D企业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E可以获得稳定、长期的收益

3.8.15可供选择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主要有 ( )( )( )( )( )

A:市场渗透营销策略

B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

C差异市场营销策略

D:产品开发营销策略

E集中市场营销策略

3.8.16产品的整体概念认为,产品是由以下层次组成的一个整体( )( )( )( )( )

A核心产品

B:观念产品

C实体产品

D附加产品

E:外围产品

3.8.17 产品组合策略主要包括( )( )( )( )( )

A产品组合宽度策略

B:产品线策略

C:产品项目策略

D产品组合深度策略

E产品组合相关性策略

3.8.18 产品进入介绍期以后,企业可采取的营销策略包括( )( )( )( )( )

A快速撇脂策略

B:密集营销策略

C缓慢撇脂策略

D快速渗透策略

E缓慢渗透策略

3.8.19产品进入成长期以后,企业可采取的营销策略包括( )( )( )( )( )

A改进产品策略

B塑造品牌策略

C开拓新市场策略

D:提高广告支出

E适当降价策略

3.8.20产品进入成熟期以后,企业可采取的营销策略包括( )( )( )( )( )

A调整市场策略

B:调整促销策略

C调整产品策略

D:调整价格策略

E调整营销组合策略

3.8.21产品进入衰退期以后,企业可采取的营销策略包括( )( )( )( )( )

A继续策略

B集中策略

C收缩策略

D放弃策略

E:开发策略

3.8.22 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 )( )( )( )

A:定价动因

B定价目标

C产品成本

D产品的市场

E宏观经济形势与国家政策

3.8.23心理定价策略是针对顾客的心理需求与特点,制定令顾客愿意接受的价格的一种策略,主要包括 ( )( )( )( )( )

A:价格折让

B声望定价

C:区域定价

D尾数定价

E参照定价

3.8.24为了鼓励顾客早付款或大量购买,可以给顾客一些折扣与优惠,具体包括 ( )( )( )( )( )

A:交易折扣

B现金折扣

C数量折扣

D季节折扣

E价格折让

3.8.25 差别定价策略是指同种产品在不同情况下制订不同的价格,主要有( )( )( )( )( )

A顾客差别定价

B产品形式差别定价

C产品部位差别定价

D销售时间差别定价

E区域差别定价

3.8.26新商品进入市场可供选择的定价策略有 ( )( )( )( )( )

A:合理价格策略

B高价策略

C低价策略

D中间价策略

E:心理价格策略

3.8.27当企业生产经营在需求或生产上存在相互联系的多种产品时,企业就需要按整个系列制定产品价格,以使产品组合利润最大化,可供选择的定价策略有 ( )( )( )( )( )

A:产品项目定价策略

B产品线定价策略

C: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D产品群定价策略

E单一价格策略

3.8.28 渠道长度策略主要有( )( )( )( )( )

A长渠道策略

B短渠道策略

C零渠道策略

D:直接渠道策略

E:间接渠道策略

3.8.29分销渠道宽度策略主要有 ( )( )( )( )( )

A:多渠道策略

B密集分销渠道策略

C:少渠道策略

D选择分销渠道策略

E独家分销渠道策略

3.8.30 促销组合是指为有效实现促销目标,对各种促销方式与策略的选择、设计与配合。构成促销组合的方式主要有( )( )( )( )( )

A:折扣

B广告

C营业推广

D人员推销

E公共关系

3.8.31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广告策略,主要有( )( )( )( )( )

A通知性广告

B选择性广告

C:宣传性广告

D提示性广告

E:公益性广告

3.8.32 人员推销的策略主要有( )( )( )( )( )

A试探性策略

B:选择性策略

C:适用性策略

D针对性策略

E诱导性策略

3.8.33生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 )( )( )( )( )

A:生产目标的确定

B:生产战略决策与生产系统设计

C: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D:生产成本的控制

E:生产系统地发展

3.8.34现代生产管理的新特点主要有( )( )( )( )( )

A:生产内容的丰富化

B:生产的信息化

C:生产的虚拟性

D:生产的柔性化

E:生产的集成化

3.8.35 按生产任务的重复程度和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可将生产划分为( )( )( )( )( )

A:柔性生产

B:组合生产

C单件生产

D大量生产

E成批生产

3.8.36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是指按什么原则组织建立企业内部基本生产单位的问题,其主要组织形式有( )( )( )( )( )

A:原材料专门化

B工艺专业化

C对象专业化

D:设备专一化

E混合形式

3.8.37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是解决一批零件在各工序间采用何种方式移动的问题,其移动方式一般有( )( )( )( )( )

A:纵向移动方式

B顺序移动方式

C:连续移动方式

D平行移动方式

E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3.8.38流水线生产方式具有如下特点 ( )( )( )( )( )

A:工作强度高

B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

C工艺过程相对封闭

D生产具有明显的节奏性

E生产过程连续性高

3.8.39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 )( )( )( )( )

A:资金筹集管理

B:资金控制管理

C:资金运用管理

D:资金回收与分配管理

E:资金评估管理

3.8.40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有 ( )( )( )( )( )

A:财务分配

B:财务预测与决策

C:财务计划(预算)

D:财务控制

E:财务分析

3.8.41在运作资金筹集的过程中,要坚持如下原则 ( )( )( )( )( )

A:合理使用原则

B:满足需要原则

C:低成本原则

D:合法性原则

E:稳定性原则

3.8.42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途径主要有 ( )( )( )( )( )

A:系统分析,做好产品组合

B:开拓市场,扩大销售

C:快速销售,加速流转

D: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E:运用最佳化分析,实行科学决策

3.8.43 企业利润率分析最主要指标有( )( )( )( )( )

A:销售利润率

B:资金周转率

C:成本费用利润率

D:资本金利润率

E:资金占用率

 

 

四、简答题

1章 管理系统

4.1.1试述管理系统的构成(答案参见实训教材1.2.1

4.1.2简述不同层次管理者对管理技能需要的差异性(答案参见实训教材1.2.28

4.1.3简述管理者应具备哪些管理技能(答案参见实训教材1.2.24-7

4.1.4简述组织管理与环境的关系(答案参见实训教材1.2.33

4.1.5组织如何加强对环境的管理(答案参见实训教材1.2.34)

4.1.6简述管理机制的类型(答案参见实训教材1.3.1第二个问题)

4.1.7 简述管理方法的类型(答案参见实训教材1.3.21-4

2章 管理思想

4.2.1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贡献(答案参见实训教材2.1.11

4.2.2简述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答案参见实训教材2.1.12

4.2.3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2.1.13

4.2.4简述进入50年代以后管理理论的分散化趋势(答案参见实训教材2.1.22

4.2.5简述进入60年代后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答案参见实训教材2.1.22

4.2.6简述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答案参见实训教材2.1.23

4.2.7简述组织文化的功能(答案参见实训教材2.2.12

4.2.8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2.2.21

4.2.9:组织的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2.2.21

4.2.10物质(行为)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2.2.21

4.2.11组织文化建设的阶段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2.2.22

3章 计划职能

4.3.1简述企业经营环境分析的系统模型(答案参见实训教材3.1.1

4.3.2简述企业内部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内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3.1.13

4.3.3简述建立竞争优势的策略(答案参见实训教材3.1.16

4.3.4简述管理问题分析界定的基本内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3.1.23

4.3.5简述头脑风暴法的主要规则(答案参见实训教材3.2.22

4.3.6如何理解完整目标的含义(答案参见实训教材3.3.11

4.3.7简述制定目标的原则(答案参见实训教材3.3.13

4.3.8编制计划的要领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3.3.24

4章 组织职能

4.4.1试述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1.1

4.4.2简述部门划分的原则(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1.21

4.4.3划分部门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1.22

4.4.4简述按职能划分部门的优缺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1.23

4.4.5简述按产品划分部门的优缺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1.24

4.4.6简述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1.3

4.4.7简述部门(岗位)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1.52

4.4.8组织的制度规范的类型(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1.4

4.4.9试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1.34

4.4.10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内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2.1

4.4.11简述人员分工的要领(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2.23

4.4.12简述人员组合的原理(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2.24

4.4.13管理者培训方式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2.25

4.4.14一般员工培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2.26

4.4.15试述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途径(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2.27

4.4.16简述人员考核的要求(答案参加4.3.13

4.4.17简述人员考核的程序(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3.14

4.4.18简述激励性奖酬体系的设计要求(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3.22

4.4.19工资形式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3.23

4.4.20简述结构工资制度的构成(答案参见实训教材4.3.2.4

5章 领导职能(上)

4.5.1:简述领导方式的行为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1.11

4.5.2简述管理方格理论(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1.12

4.5.3简述影响权力的因素(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1.21

4.5.4被管理者服从与追随心理原因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1.23

4.5.5正确、有效地运用权力,要注意哪些问题?(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1.3

4.5.6简述授权的优越性(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1.41

4.5.7授权的原则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1.42

4.5.8会议指挥需要把握好哪些要领?(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1.54

4.5.9试述影响指挥有效性的因素(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1.51

4.5.10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2.12

4.5.11简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2.13

4.5.12简述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2.14

4.5.13简述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2.15

4.5.14社会心理激励的形式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2.22

4.5.15简述工作激励的方式与手段(答案参见实训教材5.2.23

6章 领导职能(下)

4.6.1简述沟通的障碍(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1.11

4.6.2有效沟通的原则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1.12

4.6.3影响沟通者及其发出的信息是否可信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1.21

4.6.4简述来自沟通对象方面的影响因素(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1.22

4.6.5简述成功演讲的要领(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1.31

4.6.6:怎样设计演讲内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1.33

4.6.7怎样进行情感沟通?(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2.14

4.6.8工作纵向协调的原则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2.21

4.6.9工作横向协调的制度方式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2.22

4.6.10工作协调的组织方式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2.23

4.6.11工作协调的人际关系方式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2.24

4.6.12简述协调上级关系的方法与艺术(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2.31

4.6.13简述协调下级关系的方法与艺术(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2.33

4.6.14试述取得交涉成功的基础(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2.41

4.6.15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哪些义?(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2.42

4.6.16怎样正确处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3.12

4.6.17怎样促进组织的心理和谐?(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3.13

4.6.18简述团队的特征(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3.21

4.6.19团队建设的要领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6.3.24

7  控制职能

4.7.1试比较预先控制、同步控制、反馈控制的差异(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1.12

4.7.2控制的关键因素有哪些类型?(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1.2

4.7.3简述控制过程(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1.32

4.7.4简述控制过程中偏差分析的过程(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1.34

4.7.5简述纠正行动的方式(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1.35

4.7.6行政控制的种类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1.43

4.7.7在控制过程中产生抵制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1.52

4.7.8如何做好控制过程中的行为管理?(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1.53

4.7.9简述绩效评价的基础(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3.11

4.7.10简述绩效评价与考核的基本程序(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3.12

4.7.11简述现场检查评价方法的要领(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1.23

4.7.12简述绩效改进的基本程序(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1.25

4.7.13:简述市场控制分级控制体系的构成(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2.11

4.7.14简述社群控制的含义与构成(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2.12

4.7.15如何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2.21

4.7.16简述目标管理的基本特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2.31

4.7.17试述PDCA管理循环基本工作程序(答案参见实训教材7.2.22)

8章 企业管理

 

4.8.1如何理解企业的概念及基本职能(答案参见实训教材8.1.112

4.8.2简述按财产组织形式划分的企业类型(答案参见实训教材8.1.21

4.8.3简述现代企业的特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8.1.31

4.8.4如何理解产权制度(答案参见实训教材8.1.32

4.8.5简述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答案参见实训教材8.1.42

4.8.6如何理解 顾客让渡价值及其包括的内容(答案参见实训教材8.2.12

4.8.7简述市场定位的原则(答案参见实训教材8.2.42

4.8.8简述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答案参见实训教材8.3.13

4.8.9简述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答案参见实训教材8.4.42

                               

五、情景题

1章 管理系统

5.1.1多年在公司机关工作的张强,最近被公司提拔,出任公司所属独立核算的小厂任厂长。他对这个工厂的情况一无所知,而且几乎没有独立掌管一个工厂的任何经验。他所面临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了解情况,明确开展工作的思路。于是他问计于你。

⑴请你依据管理系统构成架构,提出怎样了解该厂情况的建议;⑵根据管理职能,提出开展工作思路的建议。

答案提示:⑴按照管理目标、主体、对象、媒介、环境等要素分析该厂情况;⑵按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设计工作思路。(参阅实训教材1.2.1

5.1.2在人民公社年代的生产队,实行的是一种貌似公正、实为曲扭的分配制度。在“精神万能”的原则下,作为所有劳动力付出的回报——工分成了十足的符号。除年终的实物分配外,工分没有兑现现金的可能。而年终的实物分配,在 “不饿死一个人”的原则下,完全进行按照“人头”分配,几乎分光了全年创造的所有财富。这样就形成劳动付得“工分”,分配实物靠“人头”的状况。结果劳动力越多的家庭越困难,孩子越多(劳动力少)的家庭越宽裕。进而是“出工不出力”,生产效率极端地下。

⑴请分析所涉及的分配制度背后起作用的客观规律是什么?⑵这种曲扭分配制度赖以存在的管理结构是什么?⑶具体分析这种分配制度的作用机理。

答案提示:⑴起作用的是物质利益驱动规律;⑵其管理结构有:“政治高于一切”的社会目标与“精神万能”价值观念、“一大二公”的政治化的人民公社经济组织制度、生产队组织结构;⑶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导致劳动积极性的全面丧失。(参阅实训教材1.3.11、点2、点3

2章 管理思想

5.2.1赵志应聘担任某高科技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为适应公司的发展,总经理交给赵志异性重要任务:尽快拟定一个把本公司建设成“学习型组织”的初步构想或建议。请你帮助设计。

⑴“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⑵怎样结合该公司实际进行“五项修炼”?

答案提示:⑴“学习性组织”理论认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正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望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组织蓝图。⑵结合实际谈追求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目标、开展团队学习、锻炼系统思考能力。(参阅实训教材2.1.23

5.2.2新旺公司正在召开研究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会议。你正好有幸参加。尽管大家都觉得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必须加强,但是对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怎样这首建设企业文化却知之甚少,无从下手。这时,主持会议的总经理突然转过头来问你:“小高,你是学企业管理的,你给咱说说吧!”

⑴请你结合企业实际,说明企业文化都包括哪些内容?⑵在公司工作中可以运用那些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2.2.21和点3

3章 计划职能

5.3.1你受命到某地开展本企业经营商品的行业环境分析。请你运用“五力分析法”进行调查分析。公司经营的商品及相关情况由你自己设定。

请分析本公司所面临的这五个方面的竞争态势。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3.1.12

5.3.2为应对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冲击,强力公司正进行全面的内部环境分析,以发挥优势,克服隐忧。你被抽调参加调研组。

⑴你将着手分析哪些企业内部环境因素?⑵请运用价值链分析法,指出你所在企业的价值链构成情况。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3.1.13和点4

5.3.3某厂正在就生产一种新产品进行论证与决策。这种产品如上马,预测其总固定成本为4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产品销售价格为30元。为决策需要,经理要你预测几个数据:

该厂的盈亏平衡点产量应为多少?⑵产值达到多少时该产品才可以见盈利?⑶如果要实现利润4万元,其产量应该是多少?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3.2.23

5.3.4模拟决策:产品决策(见实训教材训练项目3.2-1

(可更换数据)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3.2.23

5.3.5一家生产速冻饺子的公司,其产品被曝光在包装袋里含有杂物,并被媒体大师炒作,给公司带来极坏的影响,其产品被纷纷下架……公司的经营面临险境。如果你被抽调负责这一危机的处理,你将制定一个什么样的应对计划。

请按照本课程所讲的计划书专案(问题)框架模式,列出应对计划的要点。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3.3.22

4章 组织职能

5.4.1某大型公司,生产多个产品系列,拥有多家生产工厂。现在实行的是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公司正在考虑转变为事业部制。公司有关部门征求你的意见。该公司所经营的产品、下下工厂的数量及相关数据由你自设。

⑴为该公司画出直线职能制组织图;⑵为该公司设计事业部制组织图;⑶指出两种组织性的异同。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4.1.334

5.4.2某厂生产部的干事王林,被抽调到一车间帮助搞岗位责任制落实工作。他要指导各班组制定岗位责任制。他特意向你请教制定岗位责任制的要领。

请你结合他们车间的情况(由你自行设定),参照本课程所讲的岗位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帮助王林拟定一份简单的岗位责任制(工作岗位自定)。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4.1.52

5.4.3你的好朋友章瑞最近由于工作需要,从公司生产部经理岗位调到人力资源部任经理。总经理指示要全面调整公司人员的奖酬制度,以增强奖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可章瑞缺乏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于是他找你出主意。

请你根据本课程介绍的激励性奖酬设计要领,结合该公司的具体情况(有你设定,但不可以没有),向你的好朋友提出建议。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4.3.212

5章 领导职能(上)

5.5.1时近年关,某商场经理号召全体员工大干100天,创销新高,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对出勤提出更严厉的要求,无论事病假缺1天扣50元。有的员工有病也不敢请假,很有意见。但经理说,这是一年之中销售黄金季节,不管多有意见,处罚绝不手软。

请你根据管理方格理论在管理方格中标出这位经理的领导方式(用圆圈标出大致位置即可)。并按管理方格理论说明其领导方式的特点。⑵ 你能向这位经理提出好的建议吗?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5.1.12

5.5.2甲研究所设备先进,人才济济,但却一直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该所的赵所长曾长期在工厂当厂长,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并成为管理有方的知名企业家。他打研究之后,采用重金悬赏的方法。他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收效甚微。为了更好地管理研究人员,他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迟到3分钟要罚款100元。为此,员工有时为准时到达,不惜打出租车上班。该所员工的出勤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请你按照权变理论的公式,分析说明上述现象。并向赵所长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5.1.13

5.5.3某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在原岗位已工作多年,许多人都对工作没什么兴趣。该部门负责人为调动积极性,通过多方融资为这些员工解决了住房这一老大难问题。大家搬进了新居,然而,工作积极性一点也没有提高。

请运用激励的双因素理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创立双因素论的学者是谁?⑵“双因素”分别是什么?并指出本情景中的双因素。⑶你认为调动这个部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是什么?⑷你能为这位负责人提供哪些有益建议?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5.2.13

6章 领导职能(下)

5.6.1孙万林任公司营销部经理已近半年。业绩一直不理想,特别是与一些重要的客户没能建立稳固的关系。下周他又要拜访一位重要的客户。为了能实现突破,他要好好筹划一番,确保这次能实现有效沟通,建立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

请你根据本课程所讲的有效沟通的原则,结合该公司实际(可自行设定有关信息),为这位营销部经理提出有效沟通的建议。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6.1.12

5.6.2技术科的金科长到任后不久就发现,与他对坐的老张关系不太融洽。老张是科里的“老人儿”,又是技术“大拿”,对他这个“外人”来当科长心里不服。于是,金科长想找个机会好好同老张唠一唠,彻底融通情感。

请你根据喜欢与吸引的心理规律(原则),并结合金科长的实际,向金科长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6.2.14

5.6.3某厂电工班的班长李春是工作多年的老员工,技术过硬,为人豪爽,在班内有极高的威信,从来就是“说一不二”。只要有任务下来,他雷厉风行,只要他一声令下,没人会说一个“不”字,大家一定立即干起来。他的下级都是他的“哥儿们”,下了班经常在一起喝酒,关系即为融洽。可是最近厂领导号召高团队建设,他大为不解:我们这不是团队吗?还搞什么团队呢?

请你根据团队特征有关理论,分析电工班的状况,并向李春提出团队建设的建议。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6.3.2

7章 控制职能

5.7.1长期在机关做中层干部的周兴武,刚刚被调任第一分公司的总经理。这个分公司规模大,又是多角化经营,而且,周经理并不熟悉该公司的业务。刚一上任,百废待兴,问题频发,甚至有点失控。搞得周经理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他心急如焚。

请你根据本课程所讲的关于控制要领的内容,结合周经理遇到的问题(可作必要设定),提出实施有效控制的建议。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7.1.2

5.7.2关总经理长期管理者一家大公司,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公司的业绩也一直不错。但是,最近的世界金融危机也波及到该公司,经营业绩大幅度下滑,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关经理认识到,企业必须通过根本性的改革,通过体制创新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在管理专家的建议下,他们决定把过去的行政控制转为体现现代管理思想的市场控制。

请你根据市场控制理论,结合该企业实际(可设定),提出关于实行市场控制的建议。

答案提示:(参阅实训教材7.2.11

单选题答案

2.1.1(B);2(A);3(C);4(D);5(D);6(C);7(B);8(A);9(D);10(D);11(A);12(B);13(A);14(C);15(D);

16(C);17(A);18(D);19(B);20(C);21(D);22(C);23(C);24(B);25(D);

2.2.1(B);2(A);3(C);4(B);5(C);6(D);7(A);8(C);9(A);10(B);11(B);12(D);13(A);14(B);15(C);

   16(A);17(B);18(C);

2.3.1(C);2(B);3(C);4(D);5(A);6(B);7(B);8(C);9(D);10(A);11(B);

2.4.1(B);2(C);3(D);4(A);5(B);6(C);7(D);8(A);9(B);10(C);11(D);12(A);13(B);14(C);15(D);

   16(A);

2.5.1(D);2(A);3(B);4(C);5(D);6(A);7(B);8(C);9(D);10(A);11(B);12(C);13(A);

2.6.1(A);2(B);3(C);4(D);5(B);6(C);7(D);8(D);9(B);10(A);11(B);12(A);13(B);

2.7.1(C);2(D);3(A);4(B);5(C);6(D);7(A);8(A);9(D);

2.8.1(B);2(C);3(D);4(A);5(B);6(C);7(D);8(A);

多选题答案

3.1.1(ABCDE);2(ABCDE);3(BE);4(BDE);5(CD);6(AC);7(ACE);8(BCDE);9(ACDE);

10(ABCDE);11(ACE);12(ACDE);13(BDE);14(ACE);15(BCDE);16(ADE);17(ABDE);

18(CE);

3.2.1(ABC);2(ACE);3(ABCDE);4(ACDE);5(ABD);6(BCE);7(CDE);8(BCD);9(BCD);

   10(CDE);11(ABCE);12(ABCDE);13(ABC);14(BCD);15(ADE);

3.3.1(ACD);2(ABCDE);3(BDE);4(BCDE);5(BDE);6(BDE);7(BCDE);8(ABD);9(BCDE);

10(ABCE);11(BDE);12(CD);13(AC);14(BCE);15(ADE); 16(ABCDE);17(BCDE);

18(ACDE);19(BDE);

3.4.1(ACDE);2(BC);3(BCD);4(CDE);5(ABD);6(BCD);7(ACDE);8(BDE);9(ACDE);

10(ABCD);11(ACDE);12(CDE);13(ABCDE);14(ACD);15(BCE); 16(CE);17(ABCDE);

18(ACDE);19(BD); 20(ABCE);21(ABCD);

3.5.1(BCD);2(BCD);3(ABE);4(BD);5(ADE);6(BCDE);7(BCDE);8(BDE);9(BCD);

10(ACD);11(ABCDE);12(ABCDE);13(BCDE);14(ACE);15(ABCDE);16(ABD);17(CDE);

18(ABD);19(ABDE);20(BCE);21(ACDE);22(BCE);23(ABCDE);24(ACD);25(BDE);

26(BE);27(BCD);

3.6.1(BCDE);2(BC);3(ABCE);4(BCDE);5(ABCDE);6(ABDE);7(ACDE);8(ABDE);9(BDE);

10(ACDE);11(ABCDE);12(ABCDE);13(ACD);14(BCE);15(BD);16(DE);17(ACDE);

18(BCD);19(ABDE);20(ACD);

3.7.1(ACD);2(ACDE);3(BCE);4(BDE);5(ACD);6(ABDE);7(ABD);8(BDE);9(ABCDE);

10(ACD);11(DE);12(CDE);13(BD);14(BD);15(ABE);16(ABC);17(BCE);18(BCD);

3.8.1(BCDE);2(ABCE);3(ABCDE);4(BCDE);5(ACD);6(AC);7(ACE);8(BCE);9(BCDE);

10(ABCD);11(BCDE);12(ACDE);13(ABDE);14(ABCDE);15(BCE); 16(ACD);17(ADE);

18(CDE);19(ABCE); 20(ACE);21(ABCD);22(BCDE);23(BDE);24(BCDE);25(ABCDE);

26(BCD);27(BDE);28(ABC);29(BDE);30(BCDE);31(ABD);32(ADE)33(BCE);34(ABDE);

35(CDE);36(BCE);37(BDE);38(BCDE);39(ACD);40(BCDE);41(BCDE);42(BDE);

43(ACD);

   注:填空题答案由学生查找本书中各章对应部分的“知识链接”;教师可登陆国家精品课管理学基础网站或高教社网站直接索取答案(将填空题括号内空白处选黑,答案即可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