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村教育区域统筹与均衡发展研究基地简介
2017/10/13 10:10:59

一、基地总体介绍

辽宁省农村教育区域统筹与均衡发展研究基地20126月获批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第五批重点研究基地,依托于200610月成立的渤海大学农村教育研究中心,下设5个研究所,分别为:农村教育政策研究所、农村课程教学研究所、农村学校改进研究所、农村教师发展研究所、农村教育评价研究所。

基地团队共有成员23人,其中专职编制科研研究人员7人,校内兼职人员5人,校外兼职人员11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4人,占团队成员总数的60.87%;博士学位获得者7人,占团队成员的30.43%。团队成员中,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入选者3人,担任国家级、省级教育学术机构副会长、常务理事7人次;担任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5人次;担任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评审专家4人次。

自“十二五”以来,研究基地深入辽宁省农村基础教育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学术论文,承担了一批省部级教育科研课题,获得一批省、市级以上的哲学社科成果奖。

研究基地在农村教育政策、农村课程教学改革、农村教师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农村学校改进等领域开展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的农村教育改革的行动反思与理性构建”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52项,出版《区域教育发展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建构——以辽西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为研究个案》等专著等学术专著6部,向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交农村教育调研报告9份,在《中国教育学刊》《现代教育管理》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7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17人次。

2010年来,研究基地先后与锦州、葫芦岛、盘锦、朝阳、阜新等市教育局签订合作协议,建设县域中小学教育科研与实践教学基地5处。具体包括:锦州市凌海市、葫芦岛市连山区、朝阳市凌源市、盘锦市大洼县、阜新市彰武县等,在这些县区建立了省级教师教育实验区。倡导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定岗实习”;2010-2016年,基地学校先后有300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到渤海大学农村教育研究中心在职研修,共同合作进行农村基础教育调研10余次。

“十二五”期间,基地先后承担 “辽宁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等省级、市级中小学教师培训9次,年均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1500人次,富有成效地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

长期以来,研究基地秉承“形上创生教育真义;形下扎根学校田野”的理念,把建设目标定位为:走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打造农村教育研究团队建设省内一流、国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并将农村教育研究方向建设成为省级特色学科方向。

二、基地学科带头人介绍

朱成科,男,辽宁新民人,汉族,19734月生,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渤海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辽宁省农村教育区域统筹与均衡发展研究基地主任暨渤海大学农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会员;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评审专家;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辽宁省教育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首席专家。

朱成科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与基本理论、农村教育、教师教育等方向的教学研究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教育哲学”“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思想史”“农村教育改革研究”等课程。2010年以来,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范式的行动反思与理性建构”、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教育社会学视域中区域教育发展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构建”等9项。先后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等CSSCI类教育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新华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11篇;撰写出版了《区域教育发展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建构》学术专著2部;主编、参编《现代教育理论选讲》《现代教育原理》等教材6部,在教育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2007年、2010年、2014年三次获得“全国优秀教育硕士指导教师”称号;2009年、20122次获得辽宁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0年荣获辽宁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2011年度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入选者;2011年度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入选者。

 

版权所有:渤海大学 科技处

tel:3400044 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