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存山研究员应邀来我校讲学

        6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存山研究员应邀来我校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张岱年先生的文化观》的专题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专业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赵成教授主持。
        李存山研究员介绍了张岱年先生的学术生涯,从“整”与“分”、“变”与“常”、“异”与“同”三对范畴六个概念出发,具体阐释了张岱年先生的文化观:“整”,指文化的系统性;“分”,指文化的可析取性。“变”,指文化的变革、阶段性;“常”,指文化的继承、连续性。“异”,指文化的特殊性、民族性;“同”,指文化的普遍性、世界性。李存山研究员指出张岱年先生强调要反思中国文化的“常道”,彰显中国文化的“旧邦新命”。所谓“旧邦新命”,中国就是旧邦而有新命,新命就是现代化。张岱年先生强调要保持旧邦的同一性和个性,而又同时促进实现新命。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的“常道”,“保持旧邦的同一性和个性”(identity),这是相“因”继承,同时也必须要有所“变”,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而“变”就必须要有所“损益”。
        李存山研究员以丰富的学识、严谨的学风,给广大师生展示了张岱年先生特别是早在三十时年代就提出的许多真知灼见,对于今天我们看待和研究传统文化依然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和借鉴意义。讲座后,学生反响热烈,积极提问,李存山研究员一一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李存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出版学术专著《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商鞅评传——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中华文化通志·哲学志》、《智慧之门·老子》、《中国传统哲学纲要》、《气论与仁学》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共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