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落实有关小微企业财税金融政策的建议

 

中小企业研究所   纪茂利 张满林 张征超 韩光强 张玲

 

 

自2011年以来,因受国际市场不景气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辽宁省水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状况出现了一些困难,效益普遍下滑。为了解辽宁省水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状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于2012年10月分别走访了庄河大连国富水产有限公司、大连善岛食品有限公司等12家代表性水产品加工企业。
 
 
一、水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在今年出口环境比较严峻的背景下,受调查的企业出口额仍普遍比去年同期有小幅上升,但基于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经营成本上涨等原因,多数企业利润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一)经营成本上升迅速,企业负担加重
 
受调查的12家企业平均出口成本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10%。
 
1、用工成本上升原料及劳动力成本是企业成本中较大的一块,目前劳动力价格连年上涨造成成本的大幅增加。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加剧了企业经营困难.自2010年开始劳动力成本出现上涨,去年涨幅平均达15%,今年达20%。目前庄河的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为1500-2500元,技术工人为2500-4500元,高级技术人员更高。特别是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要承担相应的劳动保险费用,则每名员工成本一般在3-4万元/年。
 
2融资成本高居不下。由于原料生产及走货的时间差(货款回收期一般在30-90天),导致企业资金回笼慢,流动资金周转不过来。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可供抵押资产有限,信誉度不高,只有依靠担保公司、代理公司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资金成本会比银行信贷高出2-3%代理费。12家受调查企业中,仅有1家企业表示当前企业融资状况较好;有50%得受访企业均表示融资状况一般或较差。
 
(二)招工难
 
随着庄河经济的发展,本地劳动力择业范围不断扩大,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水产企业这种苦、累、脏等工作。在加工旺季即使企业承诺高工资,招不到充足工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员工流动性比较大,年平均流失率在30-40%。人才队伍不稳定,业务骨干流动频繁也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三)出口价格下滑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今年4月以来,出口的鳕鱼等部分水产品价格下降,目前庄河行业内互相压价、恶性竞争现象依然存在。据调查企业反映,今年出口量虽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因产品价格下滑,导致出口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据统计,庄河主要品种的水产品出口价格较2011年下降5-6%。
 
(四)世界经济不景气,企业信心不足
 
庄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面对的市场多数是欧洲、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由于当前欧洲市场持续疲软、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新兴市场增长势头下挫导致的海外需求持续疲软,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提高关税、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等保护手段限制进出口贸易。今年销往欧洲的水产品下降20-30%。水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对近期经济形势持相对悲观的看法。受调查的水产品加工企业中,有75%企业认为今明两年经济形势将持续在一个比较困难的局面。
 
大部分企业由于缺少足够的技术竞争力,以价格优势为主,因此在供应链中地位较低,议价能力较弱,当面对经营成本上涨时,难以将涨价压力转移,只能自己承受,挤压了生产者的利润。
 
 
二、水产品加工企业经营困难的深层次原因
 
(一)进出口贸易伙伴相对集中,外贸风险较大
 
从受访的12户庄河水产品加工企业来看,产品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集中在日本、韩国、欧洲、美国和南美等,原料进口主要是俄罗斯、南美、加拿大等地,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伙伴相对集中。相对集中会给庄河水产进出口贸易带来较大的风险。例如,鳕鱼、鲽鱼是我国九十年代始至今形成的出口拳头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在欧洲、日本,欧洲经济低迷使欧盟各国经济发展减慢,消费低落,使我国对欧洲出口大减。
 
(二)行业门槛低,行业内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
 
庄河市水产品行业,包括冷链物流运输、保税库仓储、制造加工等产业链较为完整,但生产规模偏小。大多停留于依赖比较价格优势的初级加工、半成品加工阶段,设备层次低、技术含量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企业基本上是自行其事,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企业间缺乏相互联系、合作,更谈不上形成产业内企业间的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行业内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庄河虽然有相应的行业协会,但并未发挥原料及产品行业统一价格的作用,企业发展形成低质、低价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必然会导致竞争无序与过度竞争,大家为争夺有限的市场而打“价格战”。
 
(三)产品雷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低
 
庄河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大都以初级加工品或基本以原料进入国际市场;出口水产品以低端的来进料加工为主,产品主要是冻鱼片(鲽鱼、鳕鱼、马哈鱼为主)等,水产制成品比例低,花色品种少、产品附加值很低,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产品,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所占比例很低。
 
(四)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1、品牌的影响力低。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有影响力的自有品牌产品少。大部分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基本上是贴牌生产,在产品定价和贸易方式选择上缺乏主动权和话语权。加之没有品牌的企业产品其可替代性强。个别企业虽拥有自己的品牌,但知名度低,对外贸易经营过程中市场开拓难度很大。
 
2、市场应变能力差大多数企业都缺少有经验的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人才,而且普遍整体素质不高,对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较差。相关的加工和销售企业对信息及数据的处理能力很差,缺乏全世界各地海产品配额、水产品养殖的量、各国消费者习性和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及处理数据。有些进出口企业,虽有直接客户,却受限于渠道,只有一两个买家,出口量就那么大,企业多年来也没有扩展。想开发产品,又不知开发什么,销路在哪里。
 
(五)企业研发能力较弱
 
1、研发动力不足。庄河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迫切需要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的转型升级。而现在转型升级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开发新品种要相应的资金及设备,银行贷款很难;另一方面,企业由于习惯了由国外订单客户提出全套的技术要求及相应技术指导的生产模式,而使企业转变为技术自主开发的模式需要较大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在短期内也很难完成。
 
2、研发能力不足。由于利润微薄,人才匮乏,企业很难培育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缺乏研发能力,从业人员素质明显偏低。从学历结构看,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约占2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5%。从专业技术职称看,有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约占2%,其中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不到1%。缺乏优秀人才或留不住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之一。
 
企业经营困难重重的原因有多方面,成本上涨和需求下滑是最直接的原因,企业本身规模小、经营能力不高、抗风险力弱等特性则是长期存在的影响因素。
 
 
三、政府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建议政府要深化对农产加工业的认识,从建设中国重大农产品精深加工贸易基地的战略定位出发,加强对水产加工业的扶持。
 
(一)加大对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
 
辽宁各地的水产品协会等行业协会底子薄,能力弱,整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能真正按协会章程开展工作。政府加大培育、扶持,是当务之急、战略之策。
 
1、财政给予资助。可以考虑设立行业协会发展专项经费,资助行业协会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开展行业人才培养,举办或参加国内外展览会等活动,资助行业协会建设技术服务平台。
 
2、完善培育扶持的政策措施。我国现行的社团管理体制决定了民间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政府要将部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移交给各类行业协会, 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行业调节和社会自治的作用。
 
3、鼓励行业协会参与政府决策。建立政府与行业协会负责人协调对话机制,市领导与行业协会负责人定期开展面对面交流,行业协会重大政策建议、问题反映可直报相关市领导。行业协会要把有关信息和政策、法规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相关企业,并收集企业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整理后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
 
(二)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提高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
 
1完善担保组织,服务中小企业。建议政府认真协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再担保机构,对于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给予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支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风险补偿机制;对风险性较大的项目应该实行强制性的再担保。由政府牵头成立金融担保机构,或增加对现有担保公司的资金投入,提升其担保能力,降低评估、登记及其他服务收费标准,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2.帮助出口企业运用金融产品提高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金融机构要及时向企业介绍金融避险工具,帮助水产加工企业加强对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的分析研究,使其努力掌握新的汇率避险金融产品和工具,提高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
 
(三)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扶持企业发展
 
1.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政府要通过网络等渠道向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需求、进口国家技术标准及准入要求、进出口检验检疫相关规定、海关报关规定及程序,以及国家和地方出台的进出口扶持政策。运用风险预警,提升企业应对技术性壁垒能力,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向行业协会、企业通报国外最新技术性贸易措施,从信息、技术层面帮扶出口企业掌握应对技术壁垒和技术磨擦方法,指导生产,规避出口风险。
 
2.搭建科研与教育平台。建立农水产品教育中心和研究平台,鼓励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实现科研与产业的对接,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联合申报政府项目、联合研发精深加工产品、加强对加工副产物的开发利用等,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选送技术、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员工到大学培训,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
 
3、建立水产品交易中心和交易平台。组建发展综合性水产网。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共享作用向水产品外贸提供服务,及时发布国内外水产品生产和市场信息。通过网络的信息传递研究和掌握国际水产品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产业方向,开拓国际市场,便利开展水产品贸易。政府应该定期召开当地农副产品推介会,利用展销会、媒体广告等加强对辽宁农产品和水产品的宣传,塑造地域品牌,助推企业走向国内外。
 
4、引导、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政府要加强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的整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企业研发高科技新产品的资金补贴力度,降低企业研发风险。鼓励企业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校的联系和合作,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支持企业引进和研发自动化生产设备,对符合产业导向的加工贸易企业技术性改造给予一定的扶持。引导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5、优化检验检疫制度,减轻企业负担。一是落实好检验检疫收费减免政策,对出口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实施型式试验的出口产品,实行检验检疫费用减免费政策;二是充分利用“一测多用”、科学评估等手段,调整检测比例,实现检测数据共享,减少出口产品的检测项目和费用,降低产品检测周期和成本;三是统一做好企业出口产品的备案工作,切实降低企业备案手续和费用。
 
(四)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帮助企业破解用工荒。建议开展“企业招工政府帮忙”活动。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出面,加强跨地区劳务协作,采取直接引导企业到内地人力资源丰富地区市场定期、定点招工等新方式,努力引进外来劳动力。还应通过在劳动市场网站上公布求职招聘信息,以及运用彩信、语音平台等非现场招聘等方式,降低求职和用工成本,促进供求信息及时有效对接。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子女就学、廉租住房等相关公共服务。
 
2、建立企业用工补贴,有针对性地减免部分税费,或者适当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适当降低企业和职工缴纳比例,以缓解企业暂时困难。职工参保政策应循序渐进,适当放宽,给企业适应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