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课程建设自评总结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基础理论课,由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承担教学工作。该教研室同时还担负语言学概论、逻辑、教师口语等本科基础课和对外汉语等教学任务以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我校建校以来,中文系就开设了现代汉语课。开课以来,始终注重课程建设工作。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现代汉语课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处理古与今、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学与用之间的关系,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开发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课程建设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以下是依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对现代汉语课所做的自我评估总结。

一、教学队伍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条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五、教学效果   六、课程特色

一、教学队伍                     返回
  (一)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本项评估指标得分等级为A,8分。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注重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现代汉语课已形成一支教师职称、学历、学位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的教学队伍。教学队伍成员具有良好的师德,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1)具有良好的师德。在学校历次教学质量评估中,现代汉语课程教师的学生打分都在97%以上。课程所在的现代汉语教研室为学校重点学科,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均为省级优秀课程。课程负责人姚晓波同志曾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2001年获学校教学和科研奖励,2004年评为学校骨干教师。课程参加人夏中华同志1998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获曾宪梓优秀教师奖。
  (2)学术成果具有影响力。课程的任课教师先后出版学术专著11部,主编出版了《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教师口语》等教材6部。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数成果在学术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姚晓波同志主编《语言学概论》教材,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夏中华同志出版多部专著,其中《口语修辞学》一书被学术界评价为“口语修辞研究的拓荒之作”,“是口语研究的一个可喜实绩”(《中国语言学年鉴(1994)》)。《语言与语言应用问题研究》一书出版后,修辞学家宗廷虎教授发表文章认为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作者的学术研究开始走向成熟”(《修辞学习》2000年6期)。《汉字学概论》一书获第三届中国图书奖提名奖,并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关于口语修辞学建构的设想》一文发表后,《语文建设》(1994)载文认为:“夏中华提出的这种口语修辞学建构的设想,对开启一门新型口语学科的研究,展示了诱人的前景。”在许嘉璐主编的《中国语言学的现状与展望》、李行健主编的《中国语言学年鉴(1994)》、于根元的《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刘坚主编的《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郑子瑜主编的《
  (3)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课程负责人姚晓波同志在教学中为本科生主讲现代汉语、教师口语等基础课和语法学研究、文化语言学等选修课,给研究生主讲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等课程,并为留学生主讲基础汉语等课程,其中《现代汉语》获得省级优秀课程,主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参加人夏中华同志主编《现代汉语》教材,有多篇教改论文发表,如《关于重新建构语文教学内容和模式的设想》在语言学核心期刊《语言文字应用》发表后,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都做了转载。
  (二)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本项评估指标得分等级为A,4分。
  1.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教研室的每个教师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团结协作,工作干劲足,善于合作攻关,重大教学科研项目都是集体完成。应该说,现代汉语每个教改项目的完成,每个成果的获得,都是教学团队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2.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有专任的辅导教师。教研室现有教师10人,从学历结构看,博士2人,硕士5人,学士3人;从职称结构看,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2人;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1人,40—49岁3人,30—39岁2人,25—29岁4人。
  3.教研室一直认真执行学校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坚持教师定期进修访学、参加学术会议制度,坚持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副教授以上教师每年都有帮带青年教师的工作任务。近五年,教研室有5名青年教师相继读完硕士研究生,其中有3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我们对中青年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中青年教师的进修方向都是课程将来发展的前沿领域,如现代语言学理论、方言学、现代语法学等。我们运用外部进修或考研,内部培训和锻炼的方法,在提高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增进中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本项评估指标得分等级为A,8分。
  1. 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优势与特色
  (1)教师学术水平高,各有学术专长。现代汉语课程教师近几年来在《修辞学习》、《语文建设》等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受到专家和同行的好评,在口语研究、语用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2)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体现现代化、系统化特点。近年来着力研究教材编写、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等,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3)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密切结合,互相促进。教学研究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基础,学术研究促进教学研究的深化。
  (4)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成果显著。现代汉语的承担了省、校多项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获得省校7项奖励。
  2.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
  (1)近五年内主持并完成省部级教改项目两项。
  1997—2000年主持并完成辽宁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高师汉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应用”;
  1998—2000年主持并完成国家教委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子项目——“语言理论与应用课程体系的建构”(项目编号JS053B)。
  (2)六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励。
  1996年,“师范生教师职业口语技能训练的探讨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8年,“语言学CAI课件”获辽宁省普通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8年,“教师口语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讨”获辽宁省语委科研论文一等奖;
  2000年,“中文专业语言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探讨”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0年,现代汉语课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
  2002年,相关课程语言学概论课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
  2002年,语言学概论教材获辽宁省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
  3.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
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积极从事教改教研活动,发表了多篇教改教研论文,比较有影响的如:姚晓波:
  《语法和语言哲学》(《锦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所谓纯洁语言》(《辽宁工学院学报》)2002 年第1期)。
  《术语的平民化》(《修辞学习》2000年第1期)
  夏中华:
  《语言学概论教学后的反思》(《高等师范教育》1989年第1期);
  《关于重新建构语文教学内容和模式的设想》(《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3期);
  《近年来现代汉语试卷问题分析》(《营口师专学报》 1994年第3期);
  《关于高师教育改革问题的思考》(《锦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
  《重新建构语文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再思考》(《锦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
  《语言学概论学习方法谈》(《成人教育通讯》1997年第1期);
  《关于教师口语教材建设问题的思考》(《锦州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
  《教师口语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讨》(《锦州师院学报》1997年增刊);
  《关于教师口语学科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2);
  《语言能力及其分化》(《语言文字学》2000年第11期);
  《语言学CAI课件研制的实践与思考》(《锦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3期);
  《关于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锦州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语言潜显理论价值初探》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 。
  《主体化和多样化相结合》(《语文建设》1998年第6期)。
刘本臣:
  《语境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修辞学习》2000年第4期)。
王世凯:
  《口语停顿的修辞功能》(《修辞学习》 2000年第4期);
  《口语停顿的交际魅力》(《语言文字报》 2000年11月);
  《语言风格理论在口语交际中的应用》(《锦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4期) 。

二、教学内容                     返回
  (一)课程内容设计。本项评估指标得分等级为A,10分。
  1.内容新颖,体现现代汉语课程的时代性。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点,体现学术前沿的动态。我们除在教材内容中体现时代性外,在教学中还适当补充现代汉语学科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材料,如现代语用理论、“很北京”的新用法等。课程内容由绪论、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用等五部分组成。
  2.正确处理几方面的关系:(1)基础与应用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理论基础,同时注重理论基础的实际应用价值,也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没有理论基础,实践就失去了指导,反之,理论不去解决实际问题,就是空洞的理论。例如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纯洁语言的讨论,探索和总结语言规范化中存在的种种现象和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语言规范理论的动态性、时代性、科学性、规律性等理论的理解。(2)经典与现代的关系。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现代汉语的理论和古代汉语的理论存在传承关系,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发展史中,出现过很多经典理论。在教学内容组织中,我们重视对经典理论、经典知识的批判继承,使其在新形势下具有现代意义。同时,对现代语言理论,也要辩证分析,引入国外语言理论,要切合汉语的特点,既不盲目照般,也不全盘否定。(3)掌握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多向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传授知识,只能使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良好的思维能力,却能够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知识、开发知识、适应创新需要的能力。(4)传授知识与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关系。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注重把握现代汉语中体现的文化的现代性,使教学内容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5)正确处理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的关系。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先行课(在第一学期开设),后续语言类课程有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及语言类选修课,以及文学类课程明确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上是基础和应用类课程。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除了要注意课程自身的系统性系统性外,还要注意与其他课程的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正确处理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与其他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努力做到以自身建设带动和促进其他课程建设,配合其他课程建设,提高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在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与现代汉语课关联密切的有古代汉语、教师口语等基础课和一些后续选修课,在做好现代汉语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进行相关课程建设,在编写出版《现代汉语》的同时,我们也编写出版了《古代汉语》、《语言学教程》及后续选修课的教材,研制完成了现代汉语课件和语言学概论课件。
  担任现代汉语后续课程的教师反映,学生的现代汉语理论知识扎实,运用得当,思维活跃,对学好后续课帮助很大。
  (二)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本项评估指标得分等级为A,6分。
  1.理论联系实际,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能力培养。为此,我们根据现代汉语课程的特点,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别强调理论讲授与能力培养的密切结合,调整课堂教学和能力训练的比重。我们在教学中特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加大能力培养的内容,以此体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要求学生把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重视课外活动的教学作用。教师不但要管课内,也要管课外,课外活动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课内课外的密切结合,可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充分运用语言训练、课内外专题研讨、语言调查、科研能力训练、仿真模拟、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师生双向交流,教学相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整体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这种活动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例如语音教学中组织学生调查辽宁方音,开展普通话朗读比赛;词汇教学中组织学生收集新词新语和社会流行语,文字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社会用字调查以及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大赛、主持人比赛等活动。
  3.教书育人效果明显。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也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适应培养满足国家和辽宁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教师担负从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培养学生的任务,不但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教学中,既要看到学生学习的共性,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在每个教学环节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力求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书育人工作,强调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引发了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程学习的兴趣。近年来,学生选题撰写现代汉语及语言学范围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人数不断增加,选题范围和深度有所扩展,论文内容更加丰富,论文质量不断提高,被评为院级优秀论文多篇,有多篇已在语言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例如,99届高航的《房地产广告的创意及语言特色》发表在《修辞学习》2002年第5期、99届王世凯《浅谈电影片名的语言艺术》发表在《修辞学习》2000年第2期、王世凯的另一篇学科论文《口语修辞的交际魅力》发表在《语言文字报》2000年第11期、00届尚春光的《网络词语的人情味和形象性》发表在《语文建设》2001年第7期上。另外,近年来,在中文系学生考取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中,80%以上是语言学专业,很多学生在研究生毕业后都成为各级院校语言教学和科研的骨干。
  (三)实践教学。本项评估指标得分等级为A,6分。
  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主体性发展,教师及其他教育者只能起辅助作用。人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完成认知世界的过程的,直接知识的获得和间接知识的获得,都与实践有密切的关系。我们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我们设计了多种的实践教学形式以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需求。
  1.在实践教学设计上充分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
  我们重视实践教学在课程整体建设中的作用,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教学。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时明确每一章节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教学目标,强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对语音、语法课程强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在教学计划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现代汉语的教学计划要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明确课程整体和章节的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教学目标,设计实践环节的实施方案,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突出实践教学与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突出现代汉语理论的应用价值,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切实解决学生三方面的问题,即所学知识的内化问题,疑难知识点的突破问题以及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的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运用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
  这包括:①在教材中,适当加入实践教学内容,如设计实践性较强的思考与练习题。②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多运用启发式、答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③在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中,同样要体现实践教学的内容,一方面,习题设计突出实践性,通过作业训练强化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试题中增加考核学生创新思维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比例。现代汉语课主讲教师不辞辛苦,做了大量的作业批改工作,每学期布置并批改作业6次以上,且每次作业都具有强化实践的措施;在试题中增加学生创新思维试题的比例,每次的现代汉语考试中考查运用能力的试题都在70%以上。④利用课外环境,强化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布置语言调查、社会用语调查以及对新出现的语言现象的分析研究等活动;安排学生收集新词新语、走出校园从事方言调查工作,收集评析广告用语,检查并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组织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大赛、普通话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善于发现、分析、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讨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定期组织学术研讨活动。近五年来,在每个教程中都至少安排一次学术研讨活动,每次研讨的内容或是教学重点,或是学术界出现争议的课题,或是与学生毕业后工作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学术研讨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2)组织本科生分批参加研究生的讨论课,在这方面,已有5篇文章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止语的启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语言哲学和语法》(《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修辞和语言哲学》(《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所谓“纯洁语言”》(《辽宁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关于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由主讲教师举办与课程有关的学术讲座,扩展和加深学生的知识。
  (4)选派优秀学生参与主讲教师的课题研究。近几年来,有3名学生参加了姚晓波主持的省级科研项目《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有19名学生参与了夏中华主持的国家语委“十五” 重点规划项目“流行语跟踪研究”、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应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省社科理论人才项目“汉语语用学学科建构”、省教委项目“语言规范理论体系的建构”等。
三、教学条件                     返回
  (一)教材及相关材料。本项评估指标得分等级为A,8分。
  在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中,我们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在这方面,主编教育部规划教材一套,主编省内高校语言学专业通用教材一套,与教材配套的助学资料一套,相关课程教材四套,教材获省级奖励一次。2002年10月,主办了辽宁省高校语言学专业统编教材统稿会。
  1.选用优秀教材或有高水平的自编教材。现代汉语课自开课以来一直使用国内优秀教材。相继使用的是教材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等。2000年开始使用自编的教育部规划教材——夏中华主编的《现代汉语》,本教材是1998年在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批准立项的“语言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建构”教改成果之一。教材在1998年编写完成以后,先在学校内部试用两个教程,边试用边修改,在经过认真修改后,2000年8月由辽海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教材是在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力争体现辽宁特色的基础上编写的,同时也吸收了近年来学科研究中的一些新成果,在体例安排和观点材料等方面都做了反复认真地推敲,有很多新的构想,对传统教材的内容做了更新。2002年,该教材获辽宁省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
  2.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指定了有效的文献资料。现代汉语课为学生提供了阅读书目和学术期刊,作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见附录材料)。这些资料数量充足,版本齐全,在学校图书馆、系资料室、语言研究所资料室都有存书,学生借阅率较高。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指导读书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领会精神实质,弄清基本概念,反对死记硬背;做到融会贯通,反对生吞活剥;吸收有用的新信息,不钻牛角尖;联系语言实际,善于运用语言理论解释语言现象。学生主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补充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如学生根据方言调查书籍总结了凤城方言的情况,丰富了我们的语音教学内容。
  3.配合现代汉语教材的使用,2002年7月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配套的助学资料《现代汉语学习指要》。同时,为了保证语言类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等)知识体系的连贯与完整,还编写了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等课程的教材,主要有:夏中华主编的《语言学教程》(辽海出版社2000年8月版)、傅朝主编的《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版)、夏中华主编的《现代汉语》(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姚晓波主编的《语言学概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此外,还撰写了与课程相关的选修课教材,例如,夏中华的《交际语言学》(辽宁教育出版社)、《口语修辞学》(远距离教育出版社)、《汉字学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等,其中,《汉字学概论》一书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出版规划,并获第三届中国图书奖提名奖。
  (二)实践教学条件。本项评估指标得分等级为A,6分。
  现代汉语课程有实践教学专用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条件完备,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且教学效果明显。
  1.1997年学校投资45万元建成网络多媒体语言实验室,1999年,又投资5万元购置升级设备和教学软件等。
  2.在新校区建设规划中,新建的网络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设备更先进,条件更优越,明年9月即可投入使用。
  3.锦州市语委、锦州电视台和我们有协作关系,是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例如我们协助锦州市语委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社会用语、用字调查。
(三)网络教学环境。本项评估指标得分等级为A,5分。
  1.网络教学资源已经初具规模。目前现代汉语课在校内网上运行的课程资源有:现代汉语教学大纲、现代汉语课程建设规划、现代汉语助学系统、现代汉语CAI课件、现代汉语电子讲稿、现代汉语教学方案等。
不足之处是授课录像在此前未在网上开放,不过,授课录像等现已准备充分,近期即可在网上开放。
  2.1998年10月,学校投资700万建成校园网,用于教学。校园网设备先进,有专业人员管理维护,运行状态良好。今年初,又投资500万进行设备更新和容量扩充。2001年10月又建成学校教育网站“渤海浪花”。
  3.制作的系列软件资源,能够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现代汉语课从19999年起开始使用网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1997年中文系投资45万元,建成教学专用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自己设计并研制出现代汉语课件和助学课件在教学中全程使用,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充分满足了教学和学生自学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返回
  (一)教学方法。本项评估指标得分等级为A,10分。
  1、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现代汉语课程教师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力争最佳的教学效果。(1)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形式包括:教案中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2)参与式。参与式有利于创造有利于师生双向交流、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语言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现状,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加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与培养。(3)调研式。调研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结合现代汉语的特点和社会语言文字的需要,设计和进行了多项语言调查,如社会用字、汉语拼音运用、方言情况等。
  2.积极进行教学效果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
  近年来,现代汉语课加大考试改革的力度,第一,在考试内容中,减少死记硬背的试题的比重,增加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性的试题的比例。第二,把实践环节成绩、阶段考核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第三,加强试题库建设,使之科学化、现代化,保证了命题组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有平时作业、期中考查、期末考试等。平时作业分为思考性习题和练习性习题两种,思考性习题重在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探索,练习性习题重在运用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分析语言现象,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期中考查要求学生撰写学科论文,并指定阅读或查找必要的参考文献,以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学风、文风。期末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基础知识包括课程的所有知识,特别是语音、词汇、语法、语用、文字等,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占30%。实践能力主要指运用学过的现代汉语理论和方法对给出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占70%。
  考核的能力层次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识记”层次要求学生对某些问题有相应程度的认知;“理解”层次要求学生对某些问题能够清楚掌握,能对类似问题进行举一反三的解释;“应用”层次要求学生对相关问题能够清晰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种。
  (二)教学手段。本项评估指标得分等级为A,8分。
教学的现代化也反映在教学手段及技术的现代化上。我们把课程内容有机地整合、匹配到多媒体课件之中,充分、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这体现在:1、形象展示。例如语音中的发音原理形象地用课件展示,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学生学得好、记得牢。2、助学。课件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如查阅电子文档,了解主要知识,做习题,辨别正误等。   3、整体把握知识结构。课件的自学功能设计有助于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现代汉语知识的结构系统。在积极引进并合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研讨和开发工作。研制现代汉语课件、助学课件。目前,现代汉语课已有比较先进的用于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而且还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质量,为传统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现代汉语课任课教师与我校信息学院教师协作,开发和运用教学CAI课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1997年开始,就积极引进并合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做了大量的研讨和开发工作。研制出现代汉语课件一套、助学课件和相关课程语言学概论教学课件各一套。目前,现代汉语课已有比较先进的用于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电子讲稿及网络助学课件等,构成了集多媒体、网络环境和教师讲授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条件。

五、教学效果                     返回
  学校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已经形成了一个由领导及同行听课评教、学生反馈评教、离退休教授听课评教、教师自身评价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师教学评价系统。
  (一)校内外专家评价和声誉。本项评估指标得分等级为A,6分。
  现代汉语课程建设已历时多年,在多年的课程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表扬。1997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孟吉平在去沈阳途中,专门在锦州停留半天,到校与教研室教师座谈,高度评价了我们的课程建设成果。1999年和2000年,教育部语文司司长杨光、副司长王铁昆、处长袁钟瑞等人都三次来到教研室,检查指导我们的课程建设工作。此外,省教委师范处、语委办领导来学校检查工作时,也很关注现代汉语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建设情况。2000年,省教委师范处、语委办组织的口语课程评估组到我校检查课程建设情况。通过听课、与学生座谈等了解授课情况,对我校语言类课程教学效果给予高度评价。
  由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教研室集体和个人曾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教研室被评为辽宁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1999);学校教学改革先进单位(1999);学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2000);主讲教师姚晓波负责的现代汉语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任课教师夏中华教授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1998),获曾宪梓优秀教师奖(1999),在学校首届中青年教师教学素质大赛中列为文科第一名、获一等奖(1998);姚晓波教授被评为辽宁省“推普”工作先进个人(1999),等等。
  (二)学生评价意见。本项评估指标得分等级为A,6分。
  学生普遍反映现代汉语课教学效果好,教师教学态度认真,治学态度严谨,授课信息量大,眼界开阔,特别是教师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近三年学校教务处组织的6次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测评中,有1200名学生参加,现代汉语课主讲教师的综合评价每次都是优秀,学生满意率其中5次为100%,1次为99.5%。
六、课程特色                      返回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追踪学科的前沿动态,力求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定位相适应;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与语言学学科发展相适应;与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相适应。在这种理念下,我们一是重视教材的修改与更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时更新、改造陈旧的内容,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时反映语言学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教学全面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及人才培养。二是重视教学环节的扩充与深化,教学内容以教材为本,又不囿于教材,并鼓励学生积极扩展所学的知识。三是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历来主张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研究语言,我们的这种学术思想同时也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在教材内容中增加了“语用”一章,强调现代汉语的应用价值,语音中大幅度增加“辽宁方音辨正”,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在教学中,我们突破了语言学只研究语言的局限,把语言的运用结合到教学之中,使学生把握正确的语言规范观。
  我们认为,教学内容现代化是动态的,不能一劳永逸。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根据讲课教师的经验和学生的反映不断总结研究,更新教学内容,在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中使现代汉语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培养人才需要同步。
  现代汉语主讲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善于处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从1996年开始,就积极引进并合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我们在教学课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讨和开发工作。研制出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教学课件和助学课件各一套。目前,现代汉语课已有比较先进的用于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电子讲稿等。在教学中,确实体现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言学课程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而且还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质量,为传统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我们与学校信息学院积极协作,在95年研制开发现代汉语习题的助学系统。从1996年开始,就积极引进并合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做了大量的研讨和开发工作。研制出现代汉语教学课件课件一套和相关课程语言学概论、助学课件各一套,这是国内最早使用的现代汉语课件。目前,现代汉语课已有比较先进的用于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电子讲稿及网络助学系统等,网络助学系统包括学习方法指导、思考与练习、参考文献等内容,构成了集多媒体、网络环境和教师讲授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条件。
  (二)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的教学是为思维和能力培养服务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现代汉语理论的基础上具备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课程主讲教师重视“三基”教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注重理论的实用性,课程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服务。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并为实践教学服务,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的形式及内容改革与课程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定位相适应,体现了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主要是:
  (1)在教学设计上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理念。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时,明确每一章节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教学目标,强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强调实践环节与理论讲授的密切配合,突出现代汉语理论的应用价值,强化实践教学与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切实解决学生三方面的问题,即所学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问题,疑难知识点的突破问题、现代汉语理论与应用的结合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运用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这主要包括:①在教材中,适当加入实践教学的内容,如设计实践性较强的思考与练习题。②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较多地运用启发式、答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注重把教材、教师和学生有机联系起来,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能力和创新能力。③在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中,也许要体现出实践教学的内容,一方面,习题设计突出实践性,通过作业训练强化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试题中增加考核学生创新思维和运用能力试题的比例。④利用课外环境,强化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多次布置语言调查、社会用语调查、流行语跟踪收集以及对新出现的语言现象的分析研究等活动,多次安排学生收集一年中的新词新语、走出校园从事方言调查工作,收集、评析广告用语,检查并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多次组织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大赛、普通话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善于发现、分析、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讨活动。在这方面,我们特地安排了培养学生批判能力的一系列的活动。①定期组织学术研讨活动。每次研讨的内容或是教学重点,或是学术界出现争议的课题,或是与学生毕业后工作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②组织本科生分批参加研究生的讨论课,在这方面,已有5篇文章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止语的启示》(《锦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1期)、《语法和语言哲学》(《锦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2期)、《修辞和语言哲学》(《锦州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所谓“纯洁语言”》(《辽宁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关于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③在作业中进行初步的科研能力训练。结合教学安排写作学科论文,以培养学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查阅和引用文献的方法和能力。④选派优秀学生参与主讲教师的课题研究。近几年来,有19名学生分别参与了夏中华主持的国家语委“十五” 重点规划项目“流行语跟踪研究”、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应用语言学研究”、省社科理论人才项目“汉语语用学学科建构”、省教委项目“语言规范理论体系的建构”等。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课程建设具有基础性和科学性。
  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教学改革中,我们特别注重它的基础性,这体现在:1、知识基础。我们把现代汉语课程放在国家高等教育课程的体改革、中学课程改革、学生系统知识体系的建立的大环境中来建设。师范教育重视基础,我们培养的是教师,我们今天的教学是为学生明天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的知识系统必须是全面的和可发展的。2、基本理论和技能基础。现代汉语课程建设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教学,把理论传授与技能培养结合起来。3、探索和批评精神所需的思维基础。课程建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具备探索和批评精神,需要培养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课程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反映出我们对探索和批评精神重视和培养。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重课程建设的科学性,这体现在:1、课程建设符合认知规律。课程建设必须有计划,不能盲目,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必须符合现代汉语课程的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例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反映学术前沿的动态,但我们不盲目追踪,而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有选择的介绍,把学生暂时难以理解的知识放到后续课程中讲解。2、适应课程体系的需要。课程体系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反映现代汉语课程的特点: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培养的统一。
我们注重课程内部自身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以语言的三要素为基础和核心,作为教学的重点,使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在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我们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的改革结合起来,齐头并进。既有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又有优秀的自编系列教材。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日历、及主讲教师的教学方案等都认真进行研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现代汉语是中文系的前期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在各门课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特别体现在现代汉语是进一步学习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的基础。我们注重课程之间的系统性,正确处理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与后续课程改革的关系,特别是教研室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注意关照其他语言类课程,同时也适当在文章语言分析上适当关照文学类课程。正确处理课程的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做到以自身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提高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在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与现代汉语课关联密切的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等基础课和一些后续选修课。在做好现代汉语课程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加大相关课程建设的力度,使现代汉语课程建设效果更加显著。例如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等都有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和优秀的自编系列教材,语言学概论课是省级优秀课程(2001年)。
  为避免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盲目性,我们制订了现代汉语课程建设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课程建设。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立足之本,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我们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和促进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促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上是我们对现代汉语精品课程前期工作的总结,当然,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随着形式的发展,随着高校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现代汉语学科的不断发展,现代汉语课的课程建设也要不断登上新台阶。因此,我们要坚持课程建设的经常性,不断探索,不断更新,使现代汉语课程成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Copyright (c) 2004 kinG : wangye9933@sina.com.cn
 渤海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