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讲教师一 | 主讲教师二 | 主讲教师三 | 主讲教师四 |
|
|
|
|
主讲教师二 |
|
|
|
|
|
※<基本信息>
|
姓 名 |
吴波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2.4 |
职称 |
副教授 |
学科专业 |
外国文学 |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
主讲教师(教研室主任) |
※<教学情况>
一、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时间 |
课程名称 |
周学时 |
总学时 |
班级 |
总人数 |
教学质量校考评等级 |
03-08 |
外国文学史 |
4 |
136 |
02级-06级 |
1286 |
优秀 |
03-08 |
比较文学概论 |
2 |
36 |
02级-06级 |
2000 |
优秀 |
03-08 |
文学概论 |
2 |
36 |
02级-06级 |
432 |
优秀 |
03-08 |
西方现代文学 |
2 |
36 |
02级-06级 |
236 |
优秀 |
03-08 |
西方现当代文艺思潮 |
2 |
36 |
02级-06级 |
305 |
优秀 | 二、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时间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班级 |
总人数 |
03-04 |
指导毕业论文 |
84 |
00级 |
12 |
04-05 |
指导毕业论文 |
84 |
01级 |
12 |
05-06 |
指导毕业论文 |
84 |
02级 |
12 |
06-07 |
指导毕业论文 |
84 |
03级 |
12 |
07-08 |
指导毕业论文 |
84 |
04级 |
12 | 三、近五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
来源 |
年限 |
本人所起作用 |
备注 |
利用影视手段,提高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能力 |
渤海大学 |
2 |
主持 |
结题 |
培养、提高中文专业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
方法、手段研究
|
渤海大学 |
2 |
参与 |
|
如何利用外国文学课程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三基”水准的教学研究 |
渤海大学 |
2 |
|
|
四、近五年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
题目 |
刊物名称 |
级别 |
时间 |
高校评估的必要性与国家权威导向 |
渤海大学学报 |
省级 |
2004 |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奖项名称 |
授予单位 |
署名次序 |
时间 |
备注 |
教学骨干 |
渤海大学 |
|
2007-2009 |
|
教学带头人 |
渤海大学 |
|
2004-2006 |
|
※<学术研究>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
课题类别 |
来源 |
年限 |
本人所起作用 |
鉴定情况 |
西方18、19世纪文学与人的现代化进程关系研究 |
文学 |
辽宁省社科基金 |
两年 |
主持 |
|
西方文学中“人学”问题研究 |
文学 |
辽宁省社科基金 |
两年 |
参与 |
|
二、近五年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以第1署名人发表的学术论文
题目 |
刊物名称 |
级别 |
时间 |
署名次序 |
备注 |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新论 |
文艺理论与批评 |
核心 |
2004-5 |
1 |
|
方方小说死亡形态描述与崇高信念表达 |
小说评论 |
核心 |
2007-2 |
1 |
|
奥勃洛莫夫性格新论 |
渤海大学学报 |
省级 |
2004-5 |
1 |
|
奥赛罗悲剧的病态人格根源 |
渤海大学学报 |
省级 |
2009.3 |
1 |
|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奖项名称 |
授予单位 |
时间 |
署名次序 |
奥勃罗莫夫性格新论(学术论文三等奖) |
锦州市政府 |
2006 |
1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