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员构成 | 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 师资培养 |
|
|
|
|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
|
|
|
|
|
近五年来,我们教学团队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先后提出了“如何利用影视手段,提高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能力”、 “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拓展知识含量”、“ 如何利用外国文学课程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三基”水准的教学研究” 、“培养、提高中文专业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方法、手段研究”等多个教改项目,发挥教学团队的整体合力,分工合作,探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模式。
1.利用影视手段,提高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能力。
吴波一直努力研究,强化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问题。探讨如何解决把影视鉴赏的热情转化为文本阅读的动力,并与外国文学教学实现同步。因为专业文学教育必须以文本阅读作为专业素质养成的基础,更要作为外国文学史教学工作的前提。文学教育必须以文字符号文本作为讲授条件,决不能影像化的文学加以替代,因为图像艺术毕竟是文字艺术的改编、图解,文学本身的丰富意义绝非单纯的图像所能阐释,因此,努力使受教育者加强文本阅读,克服以读图替代读书的倾向,奠定较为丰富的专业学习基础,提高专业文学教育的质量,无疑具有很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所以,他采取每周六下午给学生播放根据世界经典名著改编的影片,通过预留课堂讨论题目,来调动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从而解决了增强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并与外国文学教学同步的问题。 2、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拓展知识含量。 郑丽娜近五年来一直致力于精品课程建设,配合教学内容自主研发制作了全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利用超链接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拓展知识含量。解决了知识扩展和知识系统性的问题;并且在校园网上利用空中课堂,开设外国文学精品课堂,增设文献拓展阅读项目,既为全校喜爱外国文学的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的平台,又扩展了课堂知识的含量。现已建立起内容充实、具有可持续利用价值的网络化教学平台。课程网站已经积累了超过2G的文本教学资源供学生登陆浏览。她的教学成果《中文专业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成效》获2008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3、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作为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 郑丽娜在课堂教学上倡导把传授知识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结合起来,通过对具体文学作品中人物命运及人物思想价值的分析和把握使学生的人格品质得以提升,灵魂得到净化。不仅在外国文学教学上是如此,她还把这一教学目标带到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中外文学名著鉴赏》中,带领那一教学团队的成员开始“中外名著鉴赏课程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课题研究” t提出任课教师应本着蓄志养气、陶冶心灵、崇美扬善、怡情悦性的原则,充分发挥文学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科学实证精神;通过对优秀文化的(文学作品)传授和诠释,使学生既掌握人文知识的精华,又学习理科科学缜密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作风;通过接受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知识的传授、环境熏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并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的成果《文学鉴赏课与非中文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获2006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4、利用外国文学课程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三基”水准。
针对外国文学课程的性质及其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试图改变以往学生单纯识记各种文学流派及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死记硬背主要文学特征和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的传统教学目标,开始探讨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通过熟读经典、改编文学作品来提高自学能力,强化创作能力,促进实践能力的方式方法。为了使学生脱离刻板的灌输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发挥创造性,改变现有的“填鸭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水准。为此在郑丽娜的主持下,提出了提高学生的“三基”(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水准的课题研究。具体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让学生将小说改写成戏剧,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各种文体间的区别,了解小说的叙述性,以及戏剧与剧场、舞台等因素的联系,区分舞台剧本与戏剧剧本的差异,并在学习中锻炼了自己的创作能力。 这样的教学改进既补充了过去教学中的刻板灌输,缺乏直观的教学方式,又使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影视欣赏、戏剧舞台与文学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借助学生对戏剧的浓厚兴趣,通过课下排演大型剧目来丰富全校师生业余文化生活。2008.12月,他们成功举办了06级外国文学课程大型戏剧教学汇报演出活动,由任课教师指导、学生排演的西方古典戏剧——莫里哀的《伪君子》,盛况空前,使全校师生一同分享了一场文化飨宴,同时人们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5、开创了具有创新特色的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团队所有主讲教师都不断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课堂上,以课堂讲授的大信息含量和理论深度为特色。采用“知、形、研”一体的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获得系统、扎实的外国文学知识;通过形体的表演,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对作品及人物的探究式讨论,使学生掌握现代思维方式,树立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意识。使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教学赢得学生一致好评。倪红雨把学生戏剧表演的内容引入课堂,并结合提问式、讨论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作到了寓教于乐。
鉴于此,外国文学课程2008年通过学校精品课验收。 |
|
|
|
|
|
|
|
|
|
|